心理学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者:陈玲 编著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009.6
页数:299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510403385
ISBN-10:7510403383
去豆瓣看看 序:懂点心理学,教子成功又轻松
第一章 心理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1 心理健康,孩子聪明身体棒
2 孩子的心灵也易“感冒”
3 吃好喝好并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4 对孩子的心理多操一份心,孩子就会健康十分
5 杜绝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孩子心理才健康
6 别让家庭生病,孩子吃药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1 成长阶段不同,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同
2 孩子的情绪也有“高潮期”和“低潮期”
3 父母会听,孩子才会说
4 父母会说,孩子才肯听
5 注意察言观色,洞悉孩子的内心变化
6 温和与理解是沟通的润滑剂
7 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8 引导孩子悦纳自己,确立自信
9 给予孩子真实的评价,激励孩子扬长避短
10 给孩子留点面子,孩子就会给你挣面子
11 一次拥抱,胜过十次说教
12 用提醒代替责骂,孩子记忆更深刻
13 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14 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15 及时引导孩子宣泄负面情绪
16 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第三章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做孩子最好的心理治疗师
1 孩子没主见,鼓励孩子多作决定
2 孩子爱动,须分清是“好动”还是“多动”
3 孩子乱发脾气,试试冷处理
4 孩子胆小,不要吓唬也不要溺爱
5 孩子好攻击他人,及时干涉并采取措施
6 孩子自卑,应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7 孩子喜欢搞破坏,不要盲目制止
8 孩子做事磨蹭,不能只是强调时间观念
9 孩子犯错屡教不改,必要时可当头棒喝
10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指导要有的放矢
11 孩子偷东西,要对症下药
12 孩子爱说脏话,打骂不是办法
13 孩子爱撒谎,家长应该多反省
14 孩子没有朋友,帮助孩子提升交友技巧
15 孩子患上厌学症,多鼓励少批评
16 孩子爱攀比,如何引导是关键
17 孩子爱追星,引导孩子崇拜多方面的“星”
18 孩子爱照镜子,多用肯定的语言和眼神鼓励
19 孩子过于追求完美,引导孩子接受失误
20 孩子叛逆,注意沟通技巧
21 孩子考试焦虑,引导孩子积极地自我暗示
22 孩子恋父(母),性别教育须及时
23 孩子沉迷奖赏,杜绝一味的物质奖励
24 孩子轻言放弃,父母更要坚持不懈
第四章 遵循心理发展规律,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1 爱是孩子的第一需求
2 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3 孩子早恋,可能是家里缺少爱
4 孩子不是货,不要随意“货比三家”
5 巧用爱的语言,杜绝语言暴力
6 用表情与动作向孩子表达爱
7 把餐桌当作爱的课堂
8 宽容孩子的感受,严格孩子的行为
9 爱孩子,就要放手
10 拒绝也是一种爱
第五章 巧用心理策略,让孩子健康又快乐
1 不做缺席的父母
2 对孩子要保持平常心
3 给教育加入幽默的“调料”
4 孩子在变,父母也要变
5 让孩子有等待的智慧与耐心
6 顺应天性,尊重个性
7 给孩子游戏的童年
8 对孩子的兴趣表示兴趣
9 坚持与孩子一起“悦读”
10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11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12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锻炼成长
13 与孩子一起讨论人生大事
14 让孩子通过“吃”获得较完美的性格
15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16 激发孩子对家务事的兴趣
第六章 想要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心理一定要先健康
1 好榜样胜过千言万语
2 不把无端的焦虑表露在孩子面前
3 让自己的心中永远充满阳光
4 放慢脚步,简化生活
5 坚持有规律地生活
6 多感恩,少抱怨
7 妥善处理与长辈的关系
8 学会分享,让烦恼顿减,让快乐倍增
陈玲,女,法学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曾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长期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发表学术论
文数篇,出版专著逾百万字。
近些年来,热衷于心理学的研习,在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家庭教育难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就是一把锁,唯有‘知心’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学习心理学知识便是获得这把钥匙的最佳途径,它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及规律、准确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消除孩子的心理困惑,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品质,让孩子更自律、更阳光、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