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作者:李永新 主编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0.2
页数:252
定价:40.00 元
ISBN-13:9787511804143
ISBN-10:7511804144
去豆瓣看看 审视申论的新角度 作答申论的新方略
申论实用知识问答
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概述
一、申论的含义
二、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三、申论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分标准
第二节 中央国家机关历年申论考试情况及趋势分析
一、申论题材的命题规律
二、申论题目的命题规律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备考策略
一、申论得分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二、申论考试的备考策略
第二章 申论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试题构成要素
一、紧紧抓住给定资料
二、透彻分析申论问题
三、仔细斟酌作答要求
第二节 答案构成要素
一、点——要点
二、因——原因
三、策——对策
四、论——论述
第三节 申论要素的运用原则
一、忠于材料,紧扣题意
二、持论务正,服从主流
三、围绕问题,务求解决
四、简化层次,要言不烦
五、开门见山,直人主题
六、观照全局,前后照应
第三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审题策略
一、准确审题的要求
二、审准题意的方法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
一、带着问题读
二、抓主题句、关键词
三、“回头读”——边答边读
第四章 归纳概括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
一、归纳概括的定义
二、归纳概括的命题方式
三、归纳概括的对象
第二节 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作答范式
一、基本型概括试题
二、拟小标题
三、摘要题
四、资料排序题
五、标注关键词
六、名词解释与背景链接题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应试方法
一、逻辑概括环节
二、摘要复述环节
第四节 归纳概括实战演练
实战一:运动式执法、专项治理的相关问题
实战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第五章 综合分析
第一节 综合分析的题型
一、判断型分析
二、挑错改错型分析
三、原因型分析
四、公文型分析
五、定义型分析
六、目的和意义分析
七、可行性分析
八、成果型分析
九、必要性分析
十、关系型分析
十一、其他分析
第二节 判断型分析
一、题型概述
二、基本解答方法
第三节 挑错改错型分析
一、题型概述
二、解题方法
三、判断辨析题与挑错改错题的主要异同
第四节 因果分析
一、原因的种类
二、原因的维度
三、分析原因的方法
第五节 综合分析实战演练
实战一:运动式执法、专项治理的相关问题
实战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第六章 提出对策
第一节 对策的形式
一、对策的基本形式
二、对策的铺垫
三、对策的主体
四、对策的总结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方法
一、直接引用材料原文中的对策内容
二、从材料信息中提取对策
三、依据材料信息引申对策
第三节 对策的针对性
一、什么是对策的针对性
二、对策针对性的实战练习
第四节 完善对策
一、完善对策的形式
二、结合材料完善对策
第五节 对策的逻辑
一、紧急重要一轻微次要
二、观念一制度-操作
三、直接一间接一根本
四、宏观一微观
第六节 借鉴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_
二、加强制度(机制、体制)建设
三、依法行政,科学执政
四、加强监督,强化监管
五、领导重视,形成共识
六、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第七节 提出对策实战演练
实战一:运动式执法和专项治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实战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第七章 议论文
第一节 议论文概说
一、议论文三要素
二、议论文类型
第二节 申论议论文作答范式
一、文章第二段
二、文章第二段
三、文章主体部分
四、文章的结尾
第三节 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一、立论的基本写法
二、驳论的基本写法
第四节 构思文章的策略
一、立意
二、拟题
三、材料
四、语言
五、论证
第五节 章法布局的策略
一、一字立骨法
二、反类尊体法
三、正反对比法
四、层层递进法
五、举纲张目法
六、逻辑归类法
第六节 写作技巧的策略
一、起笔的瀑布高悬法——高处落笔
二、破题的聚光亮点法——亮处着墨
三、展开的曲径通幽法转折递进
四、收笔的功成圆满法——收于积极圆满解决
第七节 修辞策略
一、用词策略
二、句式选择
三、段落组织
四、语气——情感策略
五、标点符号
第八节 修改策略
第八章 应用型议论文
第九章 申论热点与实用知识
附录1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附录2 申论经典战术20条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市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申论历来是公职人员录用考试的难点,也是考生备考复习中关注的焦点。公职辅导业界对于申论的研究早已形成千帆并立、百舸争流的态势,然而,市面上大量申论教材的通病是重复、粗浅,引用试题原文过多,规律的分析与方法的总结缺乏理论的高度与专业的深度,限于粗加工的方式,考生读后,对申论仍旧一知半解,很难有透彻的领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增益其所不能”。
专业与深度是多年来中公教育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公品牌图书的品质保证。2011年中公版申论基本教材,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订改版,其诸多亮点正是来源于创新、专业和深度。
一、根本的立足点是原创
全书自主原创内容占60%以上,引用资料不足40%。全书绝大部分为中公教育研究与师资团队的积年心血结晶,即使引用试题或给定资料的部分,也均与规律分析结合在一起,杜绝了对资料照抄照搬、生吞活剥的做法,真正为考生指点迷津,提供具有规律性和实用价值的视角、观点和方法。
二、鲜明的特色是创新
中公2011年版《申论》再次进行了脱胎换骨的修订,对原有的申论分析观点全面更新,阐述方式更深刻、更精炼、更通俗,汰除了陈旧资料,刷新了不合时宜的内容,融人了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为考生不落窠臼、自成一家、事半功倍地学习申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对以往各种版本申论教材的超过。
三、突出的亮点是实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