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地图(2000-2004)
作者:陈泽星 主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8
页数:340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509702871
ISBN-10:7509702879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进口地图说明
第一篇 贸易实践与贸易政策
第一章 贸易理论为贸易实践服务
第二章 贸易顺差的利与弊
第三章 进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
第二篇 优化进口产品结构的方法——进口地图
第一章 什么是进口地图
第二章 进口地图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 进口地图能告诉我们什么
第四章 进口地图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 2000~2004年中国进口地图
第三篇 中国22类和97章产品进口地图
第一章 中国22类产品进口状况分析
第二章 中国97章产品进口状况分析
第一类 “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二类 “植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四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进口情况
第五类 “矿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六类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七类 “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八类 “皮及其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九类 “木及木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类 “木浆及纸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一类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二类 “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三类 “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五类 “贱金属及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六类 “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
进口情况
第十七类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的进口情况
第十八类 “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的进口情况
第二十类 “杂项制品”的进口情况
第四篇 中国四位码1253种产品进口状况分析
第一章 “活动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二章 “肉及食用杂碎”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三章 “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四章 “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五章 “其他动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六章 “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七章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八章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九章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章 “谷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一章 “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二章 “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三章 “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四章 “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五章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鳃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产品的进口情况
第十六章 “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产品的进口情况
……
陈泽星,男,1957年6月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专业,获研究生学历。2000~200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日本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多年来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2007年中国货物贸易额排全球第三位,达到21738.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622亿美元,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成为货物贸易工作中的重点。进口对经济发展有副作用,也有正作用,关键点之一是如何优化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地图提供了一种进口产品结构的分析方法。我们运用进口地图方法,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2004年中国人均进口额低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平均进口倾向值为0.63。中国22大类进口产品中,成功市场中只有4类产品,占22类产品的18%。其中,包括进口额大的产品“光学、精密仪器”和“机械、电气”。新兴市场有l5类产品,占总数的68%。衰退市场有3类产品,只占总数的13.6%。从总量上判断,中国进口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有差距,从产品角度观察,可选择空间非常大,70%以上的产品进口不足。
《中国进口地图(2000-2004)》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进口地图的制作方法;第二部分对一层22类产品、第二层97章产品和第三层1253种产品的进口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一层22类和第二层97章产品进口情况的分析属于宏观层面,可为政府进行进口政策决策或理论工作者研究提供参考。针对第三层1253种产品进口情况的分析,可为进口企业微观决策服务。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