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传送网的发展和演进
1.1 电信业的发展态势
1.1.1 创新、融合和转型
1.1.2 业务应用的IP化
1.1.3 网络技术的分组化
1.1.4 移动和IP的融合
1.2 传输网发展历史回顾
1.3 骨干传送网的发展与演进
1.3.1 IP承载网特性及需求
1.3.2 骨干传送网面临的挑战
1.3.3 IP网与传输网的融合思路
1.3.4 IP over WDM/OTN/ROADM分组传送
1.4 城域网从电路传送向分组传送演进
1.4.1 向下扩展三层IP网络的难处
1.4.2 数据业务的电路型传送
1.4.3 分组传送概念的兴起
1.4.4 城域分组传送技术
1.5 分组传送网技术与应用定位
1.5.1 不同网络层面的分组传送
1.5.2 分组传送设备的多样性
1.5.3 分组传送网络全景图
1.6 分组传送网的引入策略
1.6.1 干线传送网的演进方式
1.6.2 城域传送网的演进方式
第2章 数据业务的电路型传送技术
2.1 PoS(Packet over SDH)技术
2.1.1 SDH简介
2.1.2 IP/PPP/HDLC/SDH
2.1.3 IP over SDH的网络结构和技术特点
2.2 EoS技术
2.2.1 EoS概述
2.2.2 GFP技术
2.2.3 VCAT
2.2.4 LCAS
2.2.5 EoS在MSTP中的应用
2.3 EoPDH(Ethernet over PDH)技术
2.3.1 IP/PPP/HDLC/PDH
2.3.2 Ethernet over GFP over PDH
2.4 EoWDM/OTN(Ethernet over WDM/OTN)技术
2.4.1 OTN对客户信号的映射封装
2.4.2 FE/GE业务在OTN网络中的传送
2.4.3 10GE及以上业务在WDM/OTN中的传送
2.4.4 40GE
2.4.5 100GE
第3章 基于T-MPLS的分组传送技术
3.1 分组化的城域传送网
3.1.1 分组化演进对城域网的要求
3.1.2 传统的城域网可选方案
3.1.3 分组化城域网的关键技术特性
3.2 T-MPLS技术总体架构
3.2.1 T-MPLS技术原理
3.2.2 T-MPLS分层结构
3.2.3 T-MPLS的接口
3.2.4 T-MPLS的数据通信网
3.2.5 T-MPLS技术特点
3.2.6 T-MPLS标准化现状
3.3 T-MPLS的QoS技术
3.3.1 IP QoS框架简介
3.3.2 T-MPLS的QoS策略
3.3.3 T-MPLS网络安全性
3.4 T-MPLS网络的OAM技术
3.4.1 术语定义
3.4.2 OAM分组格式
3.4.3 OAM功能
3.5 T-MPLS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3.5.1 概述
3.5.2 线性保护倒换
3.5.3 环网保护
3.6 T-MPLS全业务提供技术
3.6.1 分组网上的伪线仿真技术
3.6.2 T-MPLS基于伪线技术的业务提供
3.7 T-MPLS网络的应用
3.7.1 T-MPLS的应用优势
3.7.2 T-MPLS应用定位
3.7.3 T-MPLS的应用场景
3.8 T-MPLS网和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
3.8.1 T-MPLS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关系
3.8.2 T-MPLS网络PBT的互联互通
3.8.3 T-MPLS网络和IP/MPLS网络的互联互通
3.8.4 T-MPLS网络和现有SDH/MSTP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4章 3G网络的传输承载
4.1 3G网络概述
4.1.1 TD-SCDMA标准的形成
4.1.2 TD-SCDMA网络结构组成
4.1.3 TD-SCDMA标准的发展演进
4.2 3G网络的传输需求
4.2.1 3G网络的业务特性及需求
4.2.2 3G网络的传输接口类型和需求
4.2.3 Iub口传输容量需求分析
4.3 3G无线网络的传输承载技术
4.3.1 传输汇聚与统计复用的必要性
4.3.2 ATM架构下的传输技术
4.3.3 IP化RAN的传输技术
4.4 3G无线接入网的传输承载方案
4.4.1 ATM架构下RAN的传输方案
4.4.2 IP化RAN的传输方案
4.4.3 3G传输网的发展展望
4.5 基于多业务网络设备的3G传输方案
4.5.1 RNC与Node B的常规连接方案
4.5.2 采用MSN设备的优化
4.5.3 3G的RAN传输技术走向
第5章 IP over WDM分组传送
5.1 IP网对光网络的传送需求
5.2 IP over WDM分组传送机理
5.2.1 IP over 点到点的WDM传输系统
5.2.2 IP over WDM的接口种类
5.2.3 IP over灵活组网的OTN/ROADM
5.3 OTN技术
5.3.1 OTN的标准化
5.3.2 OTN体系架构
5.3.3 OTN帧结构和开销
5.3.4 客户信号映射和复用
5.3.5 OTN设备形态
5.3.6 OTN的组网模式
5.3.7 OTN技术优势
5.4 ROADM技术
5.4.1 ROADM技术发展历程
5.4.2 ROADM的关键技术
5.4.3 ROADM的网络应用
5.4.4 ROADM的国内外标准化
5.5 IP over WDM网络的生存性
5.5.1 IP层生存性措施
5.5.2 OTN的生存性措施
5.5.3 线性保护技术
5.5.4 环网保护技术
5.5.5 层间保护机制的协调
5.6 OTN引入应用策略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