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
作者:方汉文 主编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
页数:1067
定价:100.00 元
ISBN-10:7301089074
ISBN-13:978730108907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编 古代东西方文学的源流与发展(上古-公元前6世纪)
第一章 埃及、两河流域的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代埃及诗歌和《亡灵书》
第三节 迄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第四节 光辉灿烂的文学之源
第二章 上古印度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印度文学的源头:《吠陀本集》
第三节 印度文化的宝库:两大史诗
第三章 古希腊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
第三节 荷马史诗
第四节 古希腊戏剧
第五节 与其他民族文学的融合
第四章 古代中国文学(上古——公元前3世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上古神话
第三节 《诗经》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散文
第五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诸子散文
第六节 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
第二编 古典文学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16世纪)
第五章 中国文学与东方文学
第一节 古代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与西域
第六章 印度文学与东方文学
第一节 中古印度文学综述
第二节 汉地生“莲”: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星火燎原:东南亚对印度文学的接受
第三编 近代文学交流与互相影响(17——19世纪)
第七章 近代西方文学与中国
下册
第八章 日本文学与欧美文学
第九章 17—19世纪的印度文学与欧美文学
第十章 拉丁美洲文学与欧洲文学
第四编 现当代东西方文学(20世纪-)
第十一章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
第十二章 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当代文学
第十三章 日本、东南亚文学与西方文学
第十四章 阿拉伯文学与西方
第十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与西方文学
第十六章 20世纪非洲现当代文学
参考书目
后记
方汉文,男,1950年生,陕西西安人。现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专职研究员,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论著《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艺心理学史》、《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等十余部。
马中红,女,1963年生,江苏苏州人,文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主编或独撰有《世界电影名篇探析》、《广告策划与广告文案创作》、《中小城市户外广告控设体系研究》等学术著作。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队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实施的结果。以欧美、阿拉伯-伊斯兰、中国与印度等世界文学的不同体系为线索,构建了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20世纪的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大系,以东西方文学比较为视域,对于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以极为丰富与翔实的材料与新锐的理论进行研究,收入所有重要作家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史与比较文学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