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1.2.1 分子生物学的第一个重要发现
1.2.2 奥斯瓦德·埃弗里的历史贡献
1.2.3 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
1.2.4 遗传密码的破译
1.2.5 信使RNA的发现
1.2.6 操纵子模型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天地
1.2.7 遗传工程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1.2.8 加速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的一项“简单而晚熟”技术
1.3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2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2.1 早期的“基因”概念
2.2 经典的基因概念
2.2.1 经典基因概念的重要修正
2.2.2 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
2.2.3 顺反子理论
2.2.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 基因的分子结构
2.3.1 核酸的分子结构
2.3.2 核苷的分子构象
2.3.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3.4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2.3.5 DNA的变性与复性
2.4 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
2.4.1 DNA的一级结构
2.4.2 DNA的二级结构
2.4.3 DNA的三级结构
2.5 基因概念的多样性
2.5.1 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
2.5.2 重叠基因
2.5.3 重复基因
2.5.4 间隔基因
2.5.5 跳跃基因或转座子
2.5.6 假基因
3 DNA的复制
3.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3.1.1 DNA的半保留复制
3.1.2 DNA复制按5’-3’延伸方向
3.1.3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3.1.4 DNA复制的起点、方向
3.1.5 DNA复制的引物
3.1.6 DNA复制的转录激活
3.1.7 DNA复制的模式
3.1.8 DNA复制体的结构与复制的回环模型
3.1.9 线形DNA复制避免5’端短缩的方式
3.2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3.2.1 染色体DNA为多复制子
3.2.2 染色体多复制子复制的非一致性
3.2.3 真核生物避免5’端短缩的机制
短缩的机制
3.3 DNA复制的终止
3.4 DNA复制的调控
4 RNA的转录
4.1 转录的基本概念
4.1.1 模板
4.1.2 不对称转录
4.1.3 极性
4.2 转录起始
4.2.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4.2.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4.2.3 RNA聚合酶
4.2.4 转录的相关因子及功能
4.3 转录延伸
4.4 转录过程的终止
4.4.1 不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
4.4.2 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
4.4.3 抗终止作用
4.5 RNA的加工
4.5.1 加工的概念
4.5.2 加工的目的
4.5.3 加工的过程
5 蛋白质的翻译
5.1 蛋白质合成的装备
5.1.1 mRNA的结构和功能
5.1.2 tRNA的结构与功能
5.1.3 rRNA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5.2 遗传密码及其简并
5.2.1 三联体遗传密码的破译
5.2.2 遗传密码的简并
5.3 蛋白质的翻译
5.3.1 蛋白质翻译的若干基本概念
5.3.2 多肽链的合成
5.3.3 保证蛋白质翻译准确起始的机制
6 基因表达的调控
6.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论与模式
6.1.1 操纵子调控模型
6.1.2 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启动子的正控制系统
6.1.3 组氨酸利用操纵子的正控制诱导模型
6.1.4 衰减子的发现与衰减子调控
6.2 不利生长条件下的应急反应
6.2.1 严紧反应相关因子
6.2.2 严紧因子反应的调控机制
6.3 操纵子调控的综合实例
6.3.1 A噬菌体的繁殖
6.3.2 A噬菌体基因组
6.3.3 A噬菌体溶原途径的建立
6.3.4 A噬菌体裂解途径的建立
6.3.5 决定A噬菌体发育途径选择的其他因素
6.4 DNA重排与基因表达
6.4.1 沙门氏菌鞭毛的H1-H2抗原相的转变
6.4.2 酵母交配型的转变
6.4.3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6.5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6.5.1 真核生物转录后mRNA的加工
6.5.2 RNA干涉
6.5.3 反义RNA
6.6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6.6.1 同一操纵子内各基因翻译量的差异
6.6.2 信息体与蛋白质合成
6.6.3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6.6.4 mRNA的寿命对翻译的调节
6.6.5 终止密码解读的移码与通读调节
6.6.6 翻译中的弱化子调控
6.7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6.7.1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6.7.2 蛋白质的转运(或分泌)
6.7.3 蛋白质降解
6.7.4 蛋白质的折叠
6.8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殊类型
6.8.1 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的差异
6.8.2 真核生物DNA水平的调控
6.8.3 转录因子可逆性磷酸化对翻译的调节
6.8.4 mRNA的结构对翻译水平的调控
6.8.5 真核生物发育的基因调控
6.8.6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发育
7 基因突变和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
7.1 基因突变
7.1.1 基因突变的种类
7.1.2 基因突变的表达类型
7.1.3 基因的诱发突变
7.1.4 基因的自发突变
7.1.5 基因的突变热点
7.2 生物体保证稳定遗传的机制
7.2.1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配修复
7.2.2 尿嘧啶一Ⅳ一糖苷酶系统
7.2.3 基因的回复突变
7.3 基因重组交换的分子机制
7.3.1 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
7.3.2 异常分离现象——基因转换
7.3.3 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
7.3.4 同源重组的酶类及交换热点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