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理论视角、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苦行者社会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抑制消费的制度安排及逻辑
第二节 劳动激励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衍生制度:思想革命化的制度安排
第三章 苦行者社会中的主体结构
第一节 国家目标与主体的塑造
第二节 神圣的信仰
第三节 节俭观念
第四节 奉献精神
第五节 精神危机
第四章 迈向消费者社会的制度转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消费制度安排
第二节 劳动激励制度的转型:从神圣化激励到世俗化激励
第五章 主体结构转型与消费者文化的兴起
第一节 主体塑造方式的转型
第二节 实用主义
第三节 自利主义
第四节 消费主义
第六章 消费者社会中的双轨化现象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以来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利益格局转型
第二节 私人消费领域的双轨化
第三节 集体消费领域的双轨化
第七章 结语与讨论
附录
附录1 壮、老年组访谈提纲
附录2 中、青年组访谈提纲1
附录3 中、青年组访谈提纲2
附录4 壮、老年组受访者清单(A组)
附录5 中、青年组受访者清单(B组)
附录6 中、青年组受访者清单(C组)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