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07-2008
作者:叶辛主编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5
页数:346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208078536
ISBN-10:720807853X
去豆瓣看看 2007:原创力与上海文学发展
总报告:文学原创力的缺失和追寻
上海中年作家生活与创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上海“80后”创作人才生存状况报告
2006-2007年度上海儿童文学创作与阅读调查报告
新世纪上海文学批评的嬗变与活力
网络文学与文学原创力
2006: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对上海文学原创力的影响
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制”调研报告
上海民营文化公司与当代文学原创力
2006年度上海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2006,重塑上海人形象的影像努力
2008:文化大都市建设与文学发展
总报告:作为被建构着和被传承着的文化大都市
文化都市:大众媒介与传统资源
神话符号与近年来上海翻译文学
新移民与上海认同——以近年新移民视角的“上海”书写为例
叶辛,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学毕业时遇上“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于1969年早春去贵州山乡插队,一呆就是十年又七个月。这段丰富而又跌宕的经历使他和文学结了伴,守着茅屋里的煤油灯,他拿起笔来写起了小说。1977年他的处女作《高高的苗岭》问世。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此后笔耕不辍,前后出版了四十几部书籍。其代表作的《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孽债2等长篇小说。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均已录制播出)均获1983年全国金像奖。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1985)长篇小说华都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1995)。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07-2008》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系列课题“上海文学发展年度报告”的成果之一。本课题以与上海文学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学原创力问题、文化大都市建设问题为核心切入点,以文学、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和重大现象为收录对象,由多项相互关联的子课题构成,是在广泛而翔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系列研究报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