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光热资源
三、水资源
四、生物资源
五、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分布
二、民族构成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文物古迹
一、金疙瘩墓葬
二、七个星千佛洞(明屋)及古塔
三、霍拉山古寺遗址
四、唐王城
五、博格达沁古城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一、汉唐至清朝初期
二、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党组织的建立
二、人民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筹备与实施
二、焉耆回族自治县的成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
三、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法制建设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第五节 人民生活
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作物种植
二、农田基本建设
三、农业机械化
四、农业科技推广
五、农业产业化
第二节 林业
一、山区天然林
二、平原天然林
三、人工造林
第三节 畜牧业
一、发展变迁
二、草原建设
三、品种改良
四、饲料加工
五、疫病防治
六、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节 水利
一、大型水利骨干工程
二、防洪堤建设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国营企业
二、乡镇企业
第三节 民族传统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一、国道
二、省道
三、县道
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交通运输
第四节 航空
第五节 邮政
一、沿革
二、邮路与投递
三、邮政汇兑与储蓄
第六节 电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一、财政收入
二、财政支出
三、财政管理
第二节 税收
一、农业税
二、牧业税
三、工商税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社会事业
第十一章 对外开放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 生产建设兵团
大事年表
后记
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