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仿生学
1.2 天然生物材料的特点
1.3 仿生材料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仿生材料的发展及现状
1.5 仿生材料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贝壳的组织、特性及其仿生材料
2.1 贝壳的形态
2.2 贝壳对环境的自适应
2.3 贝壳的化学组成
2.3.1 元素组成
2.3.2 矿物组成
2.3.3 有机组成
2.3.4 有机质对生物矿化的作用
2.4 贝壳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
2.4.1 棱柱层
2.4.2 珍珠层
2.4.3 交叉片层
2.5 贝壳的力学性能、断裂特征及韧化机制
2.5.1 力学性能
2.5.2 断裂特征及压痕形貌
2.5.3 韧化机制
2.6 仿贝壳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2.6.1 层状复合陶瓷的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
2.6.2 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2.6.3 层状复合陶瓷的增韧机理
2.6.4 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主要体系
2.6.5 微观层状仿生材料的制造与表征
2.6.6 仿生矿化沉积薄膜
2.6.7 仿贝壳材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竹材的组织、特性及其仿生材料
3.1 竹子的化学组成
3.2 竹子的组织结构
3.2.1 组织构成
3.2.2 组织分布
3.3 竹子的力学性能
3.4 竹子的磨损性能
3.4.1 磨料磨损性能
3.4.2 滑动磨损性能
3.5 竹子结构的力学分析
3.5.1 竹秆中空结构的影响
3.5.2 竹秆锥形形状的影响
3.5.3 竹节的影响
3.5.4 竹纤维分布的影响
3.5.5 竹纤维空心螺旋形多层结构的影响
3.6 竹子组织结构的形成
3.7 竹纤维的种类、性能和制造方法
3.8 仿生双螺旋纤维束增强作用的理论分析
3.8.1 仿生模型及理论分析
3.8.2 仿生螺旋形纤维束模型的实验检验
3.9 宏观竹纤维仿生模型
3.10 仿生螺旋状碳纤维的制备新方法
3.11 仿生螺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12 对竹纤维中过渡区域的仿生
3.13 仿竹材多孔金刚石膜
3.14 竹材上原位形成仿生磷酸钙涂层
3.15 仿竹材复合材料及其双螺旋纤维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木材的组织、特性及其仿生材料
4.1 木材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
4.1.1 木材分类
4.1.2 多级组织结构与形成机制
4.1.3 多级孔结构特征
4.2 木材的化学组成和性能
4.2.1 木材的化学组成
4.2.2 木材主要性能
4.3 木材结构仿生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4.3.1 木材结构仿生材料设计思路
4.3.2 木材仿生材料种类、制备与表征
4.4 木材结构仿生材料的主要性能和应用
4.4.1 力学性能
4.4.2 电学性能
4.4.3 吸附、分离与催化剂载体
4.4.4 医用材料
4.4.5 耐磨材料
4.4.6 高温吸收器
参考文献
第5章 几种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第6章 土壤动物体表特性及其仿生材料
第7章 蜘蛛丝的组织、特性及其仿生材料
第8章 长骨的组织结构及其仿生哑铃形碳化硅晶须和复合材料
第9章 天然生物材料的损伤自愈合性能及其仿生材料
第10章 其他天然生物材料及其仿生工程材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