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前言
(一)理论编
一、情感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二、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系统观
三、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并茂观
四、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矛盾观
五、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导乐观
六、情感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
七、情感教学模式的结构一程序
八、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九、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十、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二)实证编——情感教学模式的单课性实证研究
一、《安塞腰鼓》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小桔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羚羊木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
四、《羚羊木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2)
五、《一千张糖纸》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六、《父子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七、《白莽作八、《呆气》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九、《再别康桥》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二、《统计初步复习》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三、《平行线性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五、《统计的意义》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六、《勾股定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七、《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八、《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运用》教学中运用情感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九、《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简单的指数方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一、《反函数》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二、《清朝前期的专制统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三、《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实证编——情感教学模式的阶段性实证研究
一、《荔枝蜜》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死海不死》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苏幕遮》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四、《想北平》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
五、《想北平》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2)
六、《故都的秋》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七、《作文指导——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刻画细节的方法(一)》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八、《圆的确定》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九、《圆的面积》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二、《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五、《特殊的梯形》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字母方程》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七、《统计的意义和数据的收集》等课中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八、《三垂线定理》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九、《Growing Up》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附录:情感教学模式的学校综合实验
参考文献
(一)理论编
一、情感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二、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系统观
三、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并茂观
四、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矛盾观
五、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情知导乐观
六、情感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
七、情感教学模式的结构一程序
八、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九、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十、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二)实证编——情感教学模式的单课性实证研究
一、《安塞腰鼓》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小桔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羚羊木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
四、《羚羊木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2)
五、《一千张糖纸》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六、《父子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七、《白莽作八、《呆气》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九、《再别康桥》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二、《统计初步复习》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三、《平行线性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五、《统计的意义》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六、《勾股定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七、《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八、《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运用》教学中运用情感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九、《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简单的指数方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一、《反函数》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二、《清朝前期的专制统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十三、《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实证编——情感教学模式的阶段性实证研究
一、《荔枝蜜》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死海不死》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三、《苏幕遮》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四、《想北平》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
五、《想北平》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2)
六、《故都的秋》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七、《作文指导——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刻画细节的方法(一)》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八、《圆的确定》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九、《圆的面积》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二、《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五、《特殊的梯形》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字母方程》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七、《统计的意义和数据的收集》等课中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八、《三垂线定理》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十九、《Growing Up》等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附录:情感教学模式的学校综合实验
参考文献
卢家楣,教授、博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会员
《心理科学》副主编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辅导、教师教育
研究特色
情感教学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学教师教育
主讲课程
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学、青少年心理与辅导、
助你成功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情感教学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
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研究、情感教学心理学实证研究
主要著作论文
1、《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以情优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青少年心理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心理学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8、《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9、《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愉快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2、《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现代青年心理探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2008年第12期
15、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 2008年第4期
16、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17、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
18、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年第6期
19、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20、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21、中小学生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心理科学》2007年第5期
22、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及其调控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3、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24、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5、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年第6期
26、对情绪智力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27、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5年第3期
28、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心理科学》,2005年第6期
29、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心理科学》,2004年第6期
30、教学基本矛盾新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31、绿白两种颜色纸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32、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0期
33、超出预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4期
34、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
35、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36、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1年第6期
37、发掘情感因素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38、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39、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
40、学习的苦乐观新论,《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41、师范专业基础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0期
42、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6期。
社会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会员
《心理科学》副主编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辅导、教师教育
研究特色
情感教学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学教师教育
主讲课程
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学、青少年心理与辅导、
助你成功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情感教学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
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研究、情感教学心理学实证研究
主要著作论文
1、《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以情优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青少年心理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心理学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8、《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9、《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愉快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2、《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现代青年心理探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2008年第12期
15、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 2008年第4期
16、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17、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
18、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年第6期
19、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20、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21、中小学生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心理科学》2007年第5期
22、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及其调控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3、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24、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5、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年第6期
26、对情绪智力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27、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5年第3期
28、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心理科学》,2005年第6期
29、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心理科学》,2004年第6期
30、教学基本矛盾新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31、绿白两种颜色纸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32、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0期
33、超出预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4期
34、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
35、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36、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1年第6期
37、发掘情感因素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38、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39、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
40、学习的苦乐观新论,《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41、师范专业基础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0期
42、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6期。
《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我们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国家级)《情感教学模式、策略和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九五”期间曾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中学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情优教。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时曾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教学理念进行了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上的积极探讨,其中也包括教学策略上的探索,但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相对统摄性和整合性的归纳,缺少了模式层面上的提升和概括。这无论对于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比价列表
商家 | 评价 (0) | 折扣 | 价格 |
![]() | 暂无 | 当当缺货 | ![]() 14天前更新 |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