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美丽精灵
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和首先使用的,后来被古代西亚地区许多操不同语言的民族所借用,楔形文字是构成文字的“笔”画的一段呈三角形——即楔形的文字。它首先见于德国东方学家海德(Thomas Hyde)的著作,后来成为约定俗成的固定概念。
第一节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摇篮
第二节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的首创者
第三节 巴比伦:楔形文字从衍形到衍声
第四节 亚述:将楔形文字升格为国际文字的帝国
第五节 楔形文字在异族的演变
第六节 被遗忘1500年之后的释读
第二章 埃及象形文字:阿非利加最初的荣耀
埃及象形文字自前王朝末期起源时(约公元前3100年)起,至公元4世纪和5世纪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最终消失——这3500年间,由于潜在的“书写原理”的细微调整,埃及书写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第一节 尼罗河:象形文字的摇篮
第二节 古风时期:碑铭字体的出现
第三节 金字塔上的铭文
第四节 正字法的固定
第五节 拉美西斯时代的“标准方格”
第六节 人民字体及古埃及字的遗裔
第七节 罗塞达石碑:开启古老文明的金钥匙
第三章 汉字:惟一遗存的象形文字
文化像水一样不断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文字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承载体。两千年来,汉字文化流布四方,在东亚形成了一个广大的汉字文化圈。最初,汉语方言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四周邻国,大家都同样学习“汉字文言”。《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是东亚的统一教科书。
第一节 仓颉造字
第二节 书同文
第三节 “孳乳仿造”
第四节 “夜郎国”的文字
第五节 随政权一同消亡的文字
第六节 汉字式的字母
第七节 “江永女书”
第四章 阿拉伯字母:中东的玫瑰
今天,阿拉伯语是西亚和北非22个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中近2亿人的母语。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波斯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马来语、豪萨语和斯瓦希里语词汇的40%-60%都来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对这些语言的语法、句法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第五章 印度文字:天神创立的字母
第六章 拉丁文:像水纹一样传播
第七章 斯拉夫字母:神谕指印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