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
作者:廖寅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11.4
页数:296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010095394
ISBN-10:7010095396 
去豆瓣看看    《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出版缘起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处理
  上篇 民间强势力量及其社会网络
  第一章 宋代两湖地区的富族及其向士族的转化
  第一节 产业经营与富族的诞生
  一、传统富族
  二、新兴富族
  第二节 入仕与望族:富族的终极目标
  一、新兴富族向士族的转化
  二、传统富族向士族的转化
  三、从绍兴十八年与宝祐四年进士试看宋代两湖科举考试中的大族
  第二章 宋代两湖地区的士族及其社会网络
  第一节 地域社会中的士族
  一、北宋时期安州士人社会
  二、南宋时期醴陵士人社会
  第二节 从祖籍、出生地与安葬地看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的社会网络
  一、北宋
  二、南宋
  第三节 从墓志之属与题记之类看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的社会网络
  一、墓志之属
  二、题记之类
  第四节 游学与联姻:宋代两湖地区士人拓展社会网络的途径
  一、游学
  二、联姻
  第五节 失落:宋代两湖地区士人与流寓士人的共鸣
  一、北宋时期湖北士人与苏门
  二、南宋时期湖南士人与胡—张士人网
  上篇小结与申论
  下篇 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
  第一章 宋代两湖地区强势力量与社会保障事业
  第一节 宋代两湖地区大族的宗族建设
  一、道州周氏
  二、邵阳李氏
  三、湘阴邓氏
  四、攸县廖氏
  五、茶陵陈氏、谭氏
  六、醴陵李氏
  七、衡山赵氏
  第二节 宋代两湖地区大族的社会救济
  一、富族的社会救济
  二、官方劝分下的大族救助
  三、官民合办
  第三节 上承下达: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第二章 宋代两湖地区强势力量与公共工程
  第一节 宋代两湖地区大族与学校教育
  一、宋代两湖地区的教育观与教育状况
  二、私学的发展
  三、对公学的参与
  第二节 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祠庙、寺观建设
  一、建祠立碑
  二、修寺造观
  第三节 宋代两湖地区大族与水利工程
  第三章 宋代两湖地区强势力量与社会安定
  第一节 平乱:作为地域秩序维护者的强势力量
  一、偶发事件中的大族
  二、大族维护地域秩序的制度化尝试
  第二节 豪横:与地域秩序相斥的面相
  一、与法律相悖的一面
  二、与伦理相悖的一面
  下篇小结与申论
  余论:南北差异与唐宋变革
  参考文献
  附表一:《宋史》正传两湖士人情况表
  附表二:《宋元学案》所载湖湘学派弟子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廖寅,男,土家族,1975年生,湖北恩施人。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史、区域社会史研究。 
  《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以两湖地区为立足点,在理清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生存形态的基础上,比较湖南与湖北的差异,以及两湖地区与东南发达地区的差异,进而揭示唐宋变革的区域差异和社会转型的某些规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