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1.1.1 测量学及其任务
1.1.2 测量学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1.3 学习目标
1.1.4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1.2 地面点定位
1.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2 点的地理坐标
1.2.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2.4 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1.2.5 点的高程
第二章 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
2.1 概述
2.2 水准仪的使用
2.3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2.4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4.1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2.4.2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5 电子水准仪及其工作原理
2.5.1 相位法原理
2.5.2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DJ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3.2.1 DJ经纬仪的构造
3.2.2 仪器的读数设备
3.2.3 经纬仪的安置与使用
3.3 水平角测量
3.3.1 测回法
3.3.2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3.3.3 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
3.4 竖直角测量
3.4.1 竖盘与读数系统
3.4.2 竖直角计算
3.4.3 竖盘指标差
3.4.4 竖直角观测的方法
3.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3.5.1 仪器误差
3.5.2 观测误差
3.5.3 外界条件的影响
3.6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6.1 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3.6.2 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校正
3.6.3 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
3.6.4 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3.6.5 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和校正
第四章 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
4.1 概述
4.2 电子经纬仪的原理及使用
4.2.1 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
4.2.2 电子经纬仪的使用
4.3 光电测距仪测距原理
4.3.1 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4.3.2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原理
4.3.3 短程红外测距仪及其使用
4.3.4 光电测距成果整理
4.4 光电测距仪的误差分析
4.4.1 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
4.4.2 光电测距的精度
4.4.3 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4.5 测距仪的检验
4.5.1 周期误差的检验方法
4.5.2 加常数的检验方法
4.5.3 乘常数的检验方法
4.6 全站仪简介
4.6.1 全站仪的结构原理
4.6.2 全站仪基本部件名称
4.6.3 其他全站仪生产厂家及其部分仪器
4.6.4 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养护
第五章 全球定位系统
5.1 全球定位系统简介及其组成
5.1.1 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义
5.1.2 GPS的开发过程
5.1.3 GPS系统的组成
5.2 GPS信号结构介绍
5.2.1 载波
5.2.2 测距码
5.2.3 导航电文
5.3 GPS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5.3.1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
5.3.2 GPS定位误差分析
5.4 GPS测量的实施
5.4.1 GPS网的技术设计
5.4.2 选点与建立标志
5.4.3 外业观测
5.4.4 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
第六章 高程控制测量
6.1 概述
6.2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及内业成果整理
6.2.1 水准路线拟订
6.2.2 水准路线的形式
6.2.3 水准测量的实施
6.2.4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6.3 三、四等水准测量
6.3.1 技术要求
6.3.2 测站施测程序
6.3.3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6.4 精密水准测量
6.4.1 精密工程测量
6.4.2 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6.4.3 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
6.5 跨河水准测量
6.5.1 引言
6.5.2 施测程序
6.5.3 跨河测量实例
6.6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6.6.1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6.6.2 大气折光系数
6.6.3 误差分析
6.6.4 三角高程测量在道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第七章 平面控制测量
7.1 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7.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7.3 坐标的换带计算
7.3.1 坐标换带计算的目的
7.3.2 坐标换带的计算公式
7.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7.4.1 导线的布设形式
7.4.2 导线测量外业
7.5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7.5.1 闭合导线计算
7.5.2 附合导线计算
7.6 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
7.7 交会法定点
7.7.1 前方交会
7.7.2 后方交会
7.7.3 测边交会
第八章 道路中线测量
第九章 道路施工测量
第十章 桥涵施工测量
第十一章 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附录 CASIO fx-4800p常用公路测理程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