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导论
1.1 电子文件风险的基本概念
1.1.1 风险、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
1.1.2 电子文件风险、风险因素与风险事故
1.2 电子文件风险的特点与种类
1.2.1 电子文件风险的特点
1.2.2 电子文件风险的种类
1.3 电子文件风险因素
1.3.1 机构内部因素
1.3.2 自然环境因素
1.3.3 社会环境因素
1.4 电子文件风险的成因
1.4.1 传统文件风险与电子文件风险的叠加
1.4.2 文件生命周期全程风险的叠加
1.4.3 业务信息系统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风险的叠加
1.4.4 技术转型风险与制度转型风险的叠加
1.5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5.1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含义
1.5.2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5.3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1.6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6.1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1.6.2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6.3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
1.6.4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与电子文件管理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规划与监控
2.1 风险管理规划
2.1.1 风险管理规划概述
2.1.2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规划的内容
2.1.3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规划技术和工具
2.1.4 电子文件风险应急计划
2.1.5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模板示例——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九步法”
2.2 电子文件风险监控
2.2.1 电子文件风险监控概述
2.2.2 电子文件风险监控的依据
2.2.3 电子文件风险监控内容、原则与方法
2.2.4 电子文件风险预警与应急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文件风险的识别
3.1 电子文件风险的识别方法
3.1.1 文件风险的识别方法
3.1.2 电子文件管理的目标
3.2 生成、流转阶段电子文件风险的识别
3.2.1 基本风险
3.2.2 基本风险之间的关系
3.2.3 连带风险
3.3 保存阶段电子文件风险的识别
3.3.1 基本风险
3.3.2 基本风险之间的关系
3.3.3 连带风险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
4.1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的概念及其意义
4.1.1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的概念
4.1.2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的意义
4.2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参考标准与工具
4.2.1 风险评估标准
4.2.2 风险评估工具
4.2.3 对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的借鉴意义
4.3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方法
4.3.1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模型
4.3.2 电子文件风险计算方法
4.4 电子文件风险评估程序
4.4.1 风险评估的准备
4.4.2 文件识别
4.4.3 风险发生可能性识别
4.4.4 风险产生的影响识别
4.4.5 确定风险等级
4.4.6 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
4.4.7 建议应对措施
4.4.8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4.5 本项目对电子文件风险等级的评估
4.5.1 第一轮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2 第二轮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3 两轮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文件风险的应对
5.1 电子文件风险的应对体系
5.1.1 应对体系的理论模型
5.1.2 应对层次
5.1.3 应对领域
5.1.4 应对策略
5.1.5 应对手段
5.2 宏观层次电子文件风险的应对措施
5.2.1 把握社会发展对电子文件风险应对的总体影响
5.2.2 唤起、强化电子文件风险意识
5.2.3 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政策
5.2.4 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管理法规、标准
5.2.5 完善电子文件管理服务体系
5.2.6 对中央政府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进行审计
5.3 中观层次电子文件风险的应对措施
5.3.1 对本地区电子文件实施统一管理
5.3.2 明确电子文件形成机构的管理职责
5.3.3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
5.4 微观层次电子文件风险的应对措施
5.4.1 机构内部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5.4.2 自然环境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5.4.3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术语表
附录2:调研单位一览表
附录3:电子文件风险专家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