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1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31.1 绪论 31.1.1 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 31.1.2 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31.1.3 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 41.2 实验室基本知识 51.2.1 实验室规则 51.2.2 实验室的安全常识 61.2.3 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措施 61.2.4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71.3 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表达与处理 81.3.1 误差 81.3.2 有效数字及其有关规则 101.3.3 实验数据的表达与处理 121.4 化学实验基本仪器介绍 13第2章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222.1 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22.1.1 仪器的洗涤 222.1.2 仪器的干燥 232.2 加热与冷却 242.2.1 常用加热器具 242.2.2 加热方法 282.2.3 制冷技术 292.3 试剂的取用 302.3.1 化学试剂的分类 302.3.2 试剂瓶的种类 302.3.3 试剂瓶塞子打开的方法 312.3.4 试剂的取用方法 312.4 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 322.4.1 量筒 322.4.2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 332.4.3 容量瓶 342.4.4 滴定管 352.4.5 温度计 382.4.6 比重计 382.4.7 气压计 382.5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392.5.1 台秤 392.5.2 分析天平 402.5.3 电子天平 452.6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462.6.1 固体溶解 462.6.2 固液分离 462.6.3 蒸发 502.6.4 结晶与升华 502.6.5 萃取 522.6.6 蒸馏 532.6.7 离子交换分离 552.7 气体的获得、纯化与收集 552.7.1 气体的发生 552.7.2 气体的收集 582.7.3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592.8 酸度计的使用 602.8.1 基本原理 602.8.2 使用方法 61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第3章 基本操作训练 65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65实验二 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 66实验三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 70实验四 溶液的配制 72实验五 滴定操作练习 74实验六 粗盐的提纯 76实验七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79实验八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82第4章 基本化学原理 86实验九 置换法测定摩尔气体常量R 86实验十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88实验十一 平衡常数的测定 91实验十二 乙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 93实验十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95实验十四 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100实验十五 电位法测定卤化银的溶度积 103实验十六 氧化还原反应 105实验十七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08实验十八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112第5章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115实验十九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15实验二十 卤族和氧族元素 118实验二十一 氮、磷、碳、硅、硼 121实验二十二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125实验二十三 钛、钒、铬、锰 128实验二十四 铁、钴、镍 131第6章 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134实验二十五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134实验二十六 硫酸四氨合锏的制备及表征 135实验二十七 无水四碘化锡的制备 139实验二十八 碳酸钠的制备 141实验二十九 氧化锌的制备和化学式的测定 143实验三十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45实验三十一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配阴离子电荷的测定 147实验三十二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150实验三十三 重铬酸钾的制备 152实验三十四 由钛铁矿制备二氧化钛 154第7章 综合和设计实验 158实验三十五 常见阳离子的定性分析 158实验三十六 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166实验三十七 配合物的光谱化学序测定 169实验三十八 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 173实验三十九 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微晶 174实验四十 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与净水试验 177实验四十一 镧-间羟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179实验四十二 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182第三部分 附录附录1 国际单位制(SI)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89附录2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2001) 190附录3 水的饱和蒸气压(p/kPa) 192附录4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 mol-1) 193附录5 某些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195附录6 几种常见酸碱的密度和浓度 198附录7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98附录8 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199附录9 标准电极电势 201附录10 常见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 208附录11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209附录12 常用离子的主要鉴定方法 211附录13 某些试剂溶液的配制 215参考文献 217常用化学网址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