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中国城市史与中华文明
(一)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城市史上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二)中国城市历史演变的地理、经济、社会、文化背景
(三)对影响中国城市形成、发展的几个重大因素的探索
(四)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五)《中国城市发展史》研究的框架
第一编 中国城市演变史
一 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中国的原始社会与原始城市
(二)黄河孕育出华夏早期城市
二 中国城市文化的摇篮
(一)铜器文化时代的城市
(二)殷墟与甲骨文
(三)殷墟的城市及其文化艺术
三 西周城市发展与“封邦建国”之制
(一)周代城市史概论
(二)沣水岸边建丰、镐二京
(三)雒邑与雒水
四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史概论
(二)齐、楚、燕、韩、赵、魏、秦的都城
五 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主阶级国家政权所在的中心城市
(一)秦代城市史概论
(二)秦代咸阳城市
六 从乡聚到都城的长安
(一)汉代城市史概论
(二)长安从乡聚到城市
(三)长安的手工业、商业
(四)长安的文化
七 雒阳的演变
(一)雒阳城规模
(二)雒阳的商业、文化
八 “三国”都城与山水
(一)吴国都城建业与长江
(二)蜀汉成都与“巴山蜀水”
(三)成都的手工业
(四)魏国洛阳与洛水
九 南升北降的魏晋南北朝城市
(一)魏晋南北朝城市史概论
(二)晋都洛阳
(三)遭受战乱破坏的周边城市
(四)东晋和南朝建康城的变化与科学文化成就
(五)大兴安岭崛起的部落攻占洛阳建都
十 划一全国水利的中枢大兴城
(一)隋代城市史概论
(二)大兴城建设背景
(三)大兴城的兴建
(四)大兴城是划一全国水利的中枢
十一 长安与舟载盛唐帝国的运河
(一)唐代城市史概论
(二)长安城市的发展
十二 五代十国城市与中国城市历史的转折点
(一)五代十国城市史概论
(二)五代时期的开封——中国城市区域转移的新起点
(三)十国城市与江南经济崛起
十三 北宋开封府城的繁荣与汴河
(一)北宋城市史概论
(二)开封
(三)五河会聚之都
(四)开封府城的经济
(五)开封府城的文化
十四 南北文化大聚集的南宋临安
(一)南宋城市史概论
(二)“以湖山胜”的临安城市
(三)临安城市手工业、经营类型、行业类型及其发展
(四)临安城市商业行铺及其特色
(五)临安的教育文化
十五 辽、金、西夏城市崛起与少数民族发展史的转化
(一)辽、金、西夏城市史概论
(二)上京临潢府经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
(三)金上京会宁府城与移民
(四)金中都大兴府城
十六 超越前代的元代城市发展
(一)元代城市史概论
(二)元大都
(三)大都城的经济与文化
十七 明代城市与资本主义萌芽
(一)明代城市史概论
(二)明代应天府城
(三)顺天府城与大运河
(四)北京的经济、文化
十八 清代中国城市的变革
(一)清代城市发展与变革概论
(二)北京城规模
(三)北京的经济和文化
十九 近代城市的演变——
(一)近代城市史概论
(二)近代中国城市遭受严重破坏
(三)城市类型分化和建设
第二编城市居住史
一 城市居住的肇始
(一)传说中的城市居住地
(二)原始居住方式的变化
(三)原始居民点社会差异性的形成
(四)原始聚落发展的文化性
二 奴隶社会的城市居住
(一)夏商周三代城市居住的选址
(二)“茅茨土阶”与“有城无郭“——夏商时期都城居住的基本特征
(三)从“监顽殷”到“卫小城”——“郭“区的起源与功能演变
(四)春秋时期都城居住的礼仪思想
三 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居住
(一)战国、秦汉时期“以西为贵”文化传统的延续
(二)秦汉时期的“多宫制
(三)汉魏时期居住空间礼仪的演变
(四)汉魏南北朝城郭格局的变化
(五)“单宫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城布局的重要变革
……
第三编 城市建筑史
第四编 中国城市广场史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