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基础
1.1 绪论
1.1.1 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1.1.2 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1.2 计算机中的数制
1.2.1 数制的基本概念
1.2.2 数制之间的转换
1.3 布尔代数基础
1.3.1 基本逻辑运算
1.3.2 基本运算规律
1.3.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3.4 真值表与逻辑表达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1.3.5 逻辑函数的化简
1.4 逻辑电路基础
1.5 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
1.5.1 二进制数据算术运算规则
1.5.2 半加器电路设计
1.5.3 全加器电路设计
1.5.4 多位二进制数的加法电路设计
1.6 计算机中的编码
1.6.1 二进制数值数据的编码方法
1.6.2 补码加法器/减法器电路
1.6.3 其他编码
1.7 浮点数基本概念
习题
第2章 微处理器
2.1 微型计算机简化模型
2.1.1 微型计算机的总体结构
2.1.2 简化模型的组成
2.1.3 模型机的运行过程
2.1.4 指令系统
2.2 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2.1 IA-32架构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2.2.2 80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2.3 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3 IA-32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2.3.1 IA-32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2.3.2 IA-32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2.3.3 存储器组织
2.4 Pentium微处理器的外部引脚
2.5 Pentium微处理器的典型工作时序
习题
第3章 指令系统
3.1 概述
3.2 寻址方式
3.3 IA32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指令
3.3.4 串处理指令
3.3.5 控制转移指令
3.3.6 处理机控制指令
习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语句
4.1.1 汇编语言语句种类及其格式
4.1.2 汇编语言语句中各项的表示方法
4.2 伪指令
4.2.1 处理器选择伪指令
4.2.2 段定义伪指令
4.2.3 假定伪指令
4.2.4 数据定义伪指令
4.2.5 符号定义伪指令
4.2.6 地址计数器与定位伪指令
4.2.7 过程(子程序)定义伪指令
4.2.8 源程序开始和结束伪指令
4.3 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
4.4 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
4.5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
4.5.1 顺序程序设计
4.5.2 分支程序设计
4.5.3 循环程序设计
4.5.4 子程序设计
4.5.5 宏指令
4.6 系统功能调用
4.6.1 键盘功能调用
4.6.2 显示功能调用
4.6.3 返回操作系统
4.7 汇编语言设计实例
4.7.1 键盘及显示器操作
4.7.2 代码转换
4.7.3 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
4.7.4 字符串处理
习题
第5章 总线技术
5.1 总线的基本概念
5.1.1 总线的分类
5.1.2 总线标准
5.1.3 总线主要性能指标
5.1.4 总线控制部件与总线传输
5.1.5 总线的层次化结构
5.2 常用内部总线
5.2.1 STD总线
5.2.2 PC系列总线
5.3 常用外部总线
5.3.1 IEEE-488总线
5.3.2 通用串行总线
习题
第6章 存储器系统
6.1 概述
6.1.1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6.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6.1.3 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6.1.4 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6.2 常用存储器
6.2.1 随机存储器
6.2.2 只读存储器
6.2.3 闪存
6.2.4 常用存储器参数
6.3 存储器扩展技术
6.4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6.4.1 存储器与CPU连接时问题
6.4.2 常用译码电路
6.4.3 存储器连接举例
习题
第7章 输入输出接口
7.1 概述
7.1.1 设置接口电路的目的
7.1.2 接口的基本功能
7.1.3 接口电路中的信息
7.1.4 接口的基本结构
7.2 I/O端口的编址
7.2.1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7.2.2 端口地址译码
7.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7.3.1 程序控制方式
7.3.2 中断传送方式
7.3.3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习题
第8章 中断系统
8.1 中断的基本概念
8.1.1 中断的定义
8.1.2 中断请求信号的产生
8.1.3 中断优先级
8.1.4 中断过程
8.2 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
8.2.1 中断的分类和中断类型码
8.2.2 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
8.2.3 中断响应过程与时序
8.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8.3.1 8259A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8.3.2 引脚信号
8.3.3 8259A的工作过程
8.3.4 8259A的工作方式
8.3.5 8259A的编程
8.3.6 8259A的级联
8.3.7 8259A的应用举例
习题
第9章 并行接口及定时/计数技术
9.1 并行接口概述
9.2 并行接口芯片8255A
9.2.1 8255A的内部结构
9.2.2 8255A的引脚功能
9.2.3 8255A的工作方式
9.2.4 8255A的编程及应用
9.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9.3.1 8253芯片结构及引脚
9.3.2 8253的读写以及初始化操作
9.3.3 8253的工作方式以及时序
9.3.4 8253应用举例
习题
第10章 串行通信接口
10.1 串行接口与通信概述
10.1.1 串行通信方式
10.1.2 数据传送方式
10.1.3 信号传输方式
10.2 串行接口标准
10.2.1 RS-232-C总线
10.2.2 RS-422和RS-485总线
10.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10.3.1 8251A的基本性能
10.3.2 8251A的内部结构
10.3.3 8251A的引脚功能
10.3.4 8251A的编程
10.3.5 8251A应用举例
习题
第11章 模/数和数/模转换
11.1 数/模(D/A)转换器
11.1.1 数/模(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11.1.2 数/模(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11.1.3 数/模(D/A)转换器及接口电路
11.2 模/数(A/D)转换器
11.2.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11.2.2 模/数(A/D)转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11.2.3 模/数(A/D)转换器芯片及接口电路
习题
第12章 DMA控制器
12.1 概述
12.2 DMA控制器8237A
12.2.1 8237A的功能结构和外部引脚
12.2.2 8237A的通道操作过程
12.2.3 8237A的内部寄存器
12.3 8237A的编程
习题
第13章 保护模式
13.1 保护模式内存管理
13.1.1 分段与分页
13.1.2 逻辑地址和线性地址
13.1.3 段选择子与段描述符
13.1.4 全局描述符表(GDT)和局部描述符表(LDT)
13.1.5 段寄存器
13.1.6 分页与分段管理
13.1.7 页表和页目录表
13.1.8 段到页的映射
13.2 保护模式下任务管理
13.2.1 任务结构
13.2.2 任务状态
13.2.3 执行任务
13.2.4 任务管理数据结构
13.2.5 任务切换
13.3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
13.3.1 中断和异常的分类
13.3.2 异常和中断向量
13.3.3 中断和异常的处理过程
13.3.4 中断描述符表(IDT)
13.3.5 特权指令
13.4 输入/输出保护
13.4.1 输入/输出保护
13.4.2 重要标志保护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