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篇 自然、人类与文明
第一章 自然及其演化
一、自然的含义
二、宇宙的结构与演化
(一)现代宇宙观的演变和趋势
(二)宇宙层次与元宇宙存在的根据
(三)元宇宙的特征
(四)从宇宙层次与元宇宙理论作出的预测
(五)宇宙层次与元宇宙理论的意义
(六)本宇宙的生成、特征及其演化
三、物质形态的演化
(一)物质形态演化的基本线索
(二)物质形态的演化规律
第二章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形成
(一)自然界中的关系
(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发生
(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与特征
二、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一)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方式
(二)自然对人类的作用方式
三、从自然生产到人类生产
(一)自然生产的本质与特征
(二)自然生产的演化
(三)人类生产的本质与特征
(四)人类生产的演进
四、人类的地位:宇宙的果实与种子
(一)新人择原理
(二)从宇宙的演化看人类的位置
(三)人类的归宿与开拓新宇宙
第三章 个人与社会
一、人类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一)个体在类中的特点和地位
(二)群体的层次与社会形态
二、人的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形成与特征
(二)个人向社会角色的转变
(三)社会角色与人的价值实现
(四)人的个体与社会的二重性
三、社会结构的双重性
(一)社会组合的群体性与整体性
(二)社会结构的职能性与利益性
四、社会组合的调控
(一)社会组合的管理
(二)社会组合的改革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的起源、本质和形态
一、文化的起源
(一)文化起源的机制
(二)文化起源的过程
二、文化的本质
(一)以人类为依据的文化概念
(二)以物质进化为依据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类型与文明形态
(一)文化类型
(二)文明形态
第五章 文化演进的机制
一、文化演进的方向
(一)文化的发展是否有方向
(二)从人类发展的本质看文化发展的方向
(三)文化沿着适应人的需要和扩大人的力量的方向发展
(四)文化朝向独立化方向发展
(五)文化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演进的动力
(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四)文化自身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演进的规律
(一)文化发展的特点
(二)“自然-人化”律
(三)“功能-结构”律
(四)“转移”律
(五)“主流-传播”律
(六)“目的-自然决定”律
第六章 文明演进的历程
一、人类和文明演进的阶段性
(一)人类发展的多维性视野
(二)从人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把握人类发展的主线
(三)从人类发展的主线把握文明形态的演化及其阶段性
二、生物文明
(一)生物文明的特点
(二)天然生物文明:采猎时代
(三)人工生物文明:农业时代
三、化学文明
(一)化学文明的特点
(二)天然化学文明:工业时代
(三)人工化学文明:新工业时代
四、物理文明
(一)物理文明的特点
(二)天然物理文明
(三)人工物理文明
第二篇 工业危机
第一章 工业文明的演进
一、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
(一)工业文明的孕育
(二)工业文明的诞生
(三)工业文明的发展
……
第二章 工业文明的本质、局限与危机
第三章 工业化的资源危机
第四章 工业化的环境危机
第五章 工业化的体制危机
第六章 工业化的价值观危机
第七章 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抉择
第三篇 新工业革命
第一章 新工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 新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 新工业化的科技革命
第四章 新工业化的产业革命
第五章 新工业化的资源革命
第六章 新工业化的环境革命
第七章 新工业化的体制革命
第八章 新工业化的文化革命
第九章 从工业危机到新工业化
第十章 中国:走在新工业革命的前列
结束语
附录 全球新工业化议程(建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