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机械基础实验的内涵及意义
1.2 机械基础实验课程的体系和内容
1.2.1 基本实验
1.2.2 综合性、设计型、创新性实验
1.2.3 虚拟实验
1.2.4 课外科技实践
1.3 机械基础实验课程的要求
第2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
2.1 误差的基本性质
2.1.1 真值与误差
2.1.2 误差的分类
2.1.3 精度、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
2.2 随机误差的估计与处理
2.2.1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
2.2.2 测量列中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2.2.3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2.2.4 最大误差法计算标准差
2.2.5 随机误差的其他分布
2.3 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排除
2.3.1 系统误差的发现
2.3.2 系统误差的排除
2.4 疏失误差的判别与剔除
2.4.1 3口准则(莱以特准则)
2.4.2 格拉布斯准则
2.5 测量结果的表示
2.5.1 有效数字的概念
2.5.2 有效数字计算准则
2.5.3 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
2.5.4 间接测量与误差分析
2.6 实验数据处理
2.6.1 实验数据的一般处理步骤
2.6.2 实验数据图示
2.6.3 实验数据列表
2.6.4 经验公式与回归分析
第3章 常用传感器简介
3.1 常用传感器分类
3.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3.2.1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2.2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2.3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3.2.4 导体应变片
3.2.5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3.3 电感式传感器
3.3.1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
3.3.2 互感式差动变压器
3.3.3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3.3.4 电涡流式传感器
3.4 电容式传感器
3.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4.2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5 磁电式传感器
3.5.1 恒定磁通式传感器
3.5.2 变磁通式传感器
3.5.3 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3.6 压电式传感器
3.6.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6.2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3.7 光电式传感器
3.7.1 模拟式光电传感器
3.7.2 数字式光电传感器
3.8 传感器选择原则
第4章 实验设计
4.1 机械系统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
4.2 机械系统中的实验项目
4.3 实验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4 实验设计示例
4.4.1 用普通台秤设计能粗略测出排球击地时对地的冲击力的实验(示例一)
4.4.2 用简单器材设计在失重条件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示例二)
4.4.3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摩擦系数和传动效率的实验研究(示例三)
第5章 基本实验
5.1 机构及零部件认知实验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场所
5.1.3 实验内容
5.1.4 实验报告
5.1.5 思考题
5.2 机械的结构分析与创新认识实验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设备及使用工具
5.2.3 实验内容
5.2.4 机械结构的分析步骤
5.2.5 实验准备
5.2.6 实验报告
5.2.7 思考题
附:各机械中主机构的位移线图
5.3 金相组织系列实验
5.3.1 实验目的
5.3.2 实验仪器、材料
5.3.3 实验内容
5.3.4 金相试样的制备
5.3.5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
5.3.6 焊接件的宏观及微观组织
5.3.7 思考题
附: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程
5.4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5.4.1 实验目的
5.4.2 实验设备及工具
5.4.3 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
5.4.4 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
5.4.5 硬支承动平衡机操作方法
5.4.6 实验内容与要求
5.4.7 注意事项
5.4.8 实验报告
5.4.9 思考题
附:确定转子平衡精度等级的方法
5.5 带、齿轮传动实验
5.5.1 实验目的
5.5.2 实验设备
5.5.3 实验内容
5.5.4.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定实验一(普通带传动实验台)
5.5.5 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定实验二(DCS一Ⅱ型微机控制带传动实验台)
5.5.6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实验一(普通齿轮传动实验台)
5.5.7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实验二(CLS一Ⅱ型微机控制齿轮传动实验台)
5.5.8 实验报告
5.5.9 思考题
第6章 综合性、设计型、创新性实验
6.1 摩擦学综合实验
6.1.1 润滑油运动粘度测定实验
6.1.2 流体动压润滑实验
6.1.3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实验
6.1.4 摩擦磨损实验
6.1.5 摩擦学实验项目的综合
……
第7章 虚拟实验
第8章 课外科技实践
附录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样式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