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1 绪论
1.1 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1.2 低温对生物处理法的影响
1.3 国内外对冷适应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4 生物膜技术发展过程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流程
2.2 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接种、驯化及耐冷细菌的固定化
2.3 试验分析项目和方法
2.4 耐冷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2.5 细菌计数法
2.6 脱氢酶活性分析方法
2.7 有机物分解酶的定性分析方法
3 耐冷菌固定化的试验研究
3.1 耐冷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3.2 冷活性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3.3 载体的优化及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3.4 固定化生物载体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3.5 固定化生物载体表面观察
4 低温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污水处理效果
4.1 低温生物膜的形成
4.2 生物膜量及其在载体上的分布
4.3 低温生物膜的脱氢酶活性分析
4.4 生物膜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改善
5 低温生物膜中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5.1 群落的生态特征
5.2 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
5.3 低温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演替
5.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污水处理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韩晓云,女,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环境微生物学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参加了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甜菜M14无融合生殖基因的鉴定与克隆”、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污水处理用工程耐冷菌及其固定化的研究”、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改善低温污水处理技术和装置开发”的研究工作。
《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分离耐冷细菌并采用固定化耐冷菌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低温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流失问题,从而使低温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固定在生物膜系统中的耐冷菌完全可以耐受季节变换过程中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冲击,即同时在低温和中温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