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理论篇
第1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理论借鉴
一 区域分工理论
二 区域合作理论
三 区位选择理论
四 区域系统理论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六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第2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基本原理
一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及其作用
二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条件
三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特征
四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体
五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内容
第3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要障碍
一 行政区划的壁垒
二 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
三 现行财税体制的约束
四 现行金融体制的约束
五 传统思维定式的桎梏
综合篇
第4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的区域特征
一 自然地理特征
二 自然资源及环境特征
三 交通运输特征
四 经济增长特征
五 经济结构特征
六 历史文化发展特征
一 促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 构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统一大市场的要球
三 消除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序、恶性竞争的关键
四 提升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五 构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6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可能性
一 地缘一体化基础
二 历史上优良合作传统
三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四 中央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第7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现状分析
一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已采取的措施
二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取得的成绩
三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8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原则和对策
一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原则
二 国内外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模式
三 推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对策
专题篇
第9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第10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第11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12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第13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技术服务体系
第14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教育体系
第15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
第16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障碍旅游
第17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
第18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黄连产销合作区
第19章 共建渝鄂湘黔锰资源“金三角”产业聚集区
第20章 共建渝鄂湘黔“金三角”边贸合作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