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大马猴(华尔街精英的自传纪实)
作者:(美)罗尔夫,(美)特鲁珀 著,梁洨洁 译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5
丛书:湛庐文化
页数:164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300106403
ISBN-10:7300106404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梦想的毒瘤
查尔斯蒂打着赫尔梅斯牌领带,身着手工缝制的西装和印有字母的衬衫,脚登费拉加莫牌的鞋子——典型的银行家装束!他操着贵族口音劝戒这些晚辈说: “走自己的路,只要自己喜欢。我以为,人生活得快乐是最重要的。大胆地探索自己真正需要和渴求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每一个梦想。”
第2章 面试和狂喜
短短不到72小时里,经过面试,遭受打击,又得到拯救,最后得到了破格录用,在全然不知变故的内情下,大胆决策,果断地抓住了机遇,这个决策对我未来三年的生活,可谓影响深远。
第3章 暑期魔鬼训练
帝杰开始就承诺,经过一个暑期的训练,每个人都会对在帝杰充任全职银行助理的具体情形有所了解。如果你表现出了你的才能和价值,再加上运气好的话,秋季就会得到帝杰的邀请,出任那里的全职银行助理。
第4章 求偶期
斯塔尔是帝杰商业银行的负责人。和斯塔尔出去让我感到很是风光,斯塔尔浑身都透着钱的气味。这位银行家根本就不用费什么事就将我从围栏后带进了屠宰场,我已经准备好自愿走进帝杰这座无情的屠宰中心了。我的心中充满跃跃欲试的冲动,准备好签署合同了。
第5章 蜜月期
第一周的最后一天,一位已经干了1年助理的职员给他们解释了助理在投资银行中的具体职责。看上去他对投资银行的一切,并不像受训各位想象的那样感兴趣。
第6章 投行食物链
由于有这么多不同等级的银行职员,所以投资银行的机构一般比较庞大。现实生活中,投资银行家只不过占投资银行整个领域的工作人员的一小部分,相当于一部大机器里的一个小齿轮而已。
第7章 投资银行的营生
银行家就在做两件事:为公司提供财务方面的建议和替公司融资。
第8章 银行界的“选美大会”
“选美大会”这个词用得并不恰当,银行家们不需要像通常参加选美的选手们那样,穿着泳装取悦评委和观众。但如果客户要求银行家这么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换上紧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泳装在台上表演的。
第9章 估价的技巧
投资银行家们通常会不惜花费数小时、几天,有时是好几周的时间,就为了估算和揣摩出一个数额,向公司方面证明他们的公司是多么的值钱。
第10章 文字处理的旋转木马
每一份文件哪怕是一个插页都要“装潢精美”,因为这些华丽的外表代表了银行助理们自身附加值的90%。作为银行助理,如果文字创作和整理能力较高的话,无论男女,至少可以在华尔街风光四五年。
第11章 复印中心的那点儿事
银行家们在投资银行里的成败荣辱可以说就靠复印中心的那一小撮波多黎各“爱国战士”们了。这些勇敢的“革命者”可以是银行家强有力的同盟军,也可以变得对他们这些人极其凶残。
第12章 假日舞会
帝杰的假日舞会的确是“货真价实”的豪华。公司的高层大人物借此机会为下属狗腿子们松松“嚼口”,从口袋里掏出少量的金币散一散,至少会在这短短的一个晚上,为所有人描绘一幅“穷奢极侈”、“纵欲淫欢”的图画。
第13章 起草《招股说明书》
很久以前,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给起草《招股说明书》时所开的大小会议起一个听起来非常响亮的名字,人们就不会对这种会议所浪费的时间给予过多的关注了,于是,这类会议被称为了“文件起草会”。
第14章 印刷室里的秘密
“特鲁珀,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嗯,什么问题?”
“印刷室,我想知道为什么大家总在说‘到印刷室那里工作’,他们到那里干什么?”
第15章 出 差
整整8天的时间,我都在大会小会上聆听环球无线投资公司的海外业务情况介绍。我飞行了12 000英里,辗转穿越了7个国家和8个时区。
第16章 奖金的诱惑
帝杰非要等到别的银行都发完了,参考一下别人的奖金水平,仔细定夺并力求制定出“最合理的”奖金额度,好留住能干的下属,免得他们因为奖金的问题而跳槽。
第17章 顿 悟
好像顿悟一样,那种感受如阴天里的一道霹雳,来势很猛。
第18章 忍无可忍
我觉得不能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了。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这该死的一切统统见鬼去吧! 痛定思痛!此时,我心里已不再有什么火气,眼里也不再有什么愤怒,所剩的就是一个信念:辞职!
第19章 解 脱
无论从事哪一行,那些艰苦而无味的付出,只能在彻底放弃这一职业的时候,才算是完全结束;否则,只要坚持干一天,就得付出,没有尽头。各行各业,大抵如此。
尾 声
这些人终于决定逃离这个丛林,他们砍断了一棵橡胶树,自制成一艘独木舟,用野猪角做成船桨。他们自己驾驶,自己导航,飘过河流,穿过沼泽,终于走了出来。他们自由了。
约翰·罗尔夫,在美国南方弗吉尼亚州长大。念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之后,到一个位于纽约市的传播公司上班。1993年,他鬼使神差地跑去念了沃顿商学院,毕业后一门心思地钻进了帝杰这家投资银行的美丽陷阱,直到有一天翻然悔悟。离开帝杰后,他跳槽到一家基金公司。约翰目前还担任着自由撰稿人,给我们讲述他鲜为人知的投行生活。
《华尔街的大马猴》讲述两位年轻银行家罗尔夫和特鲁珀在华尔街的人生经历,这是特鲁珀和罗尔夫的个人成长经历,更是所有新入行的年轻银行家所必须经历的磨难。无论就职于哪一家银行,相信任何一位银行助理都不乏同样的感受。
其实,投资银行的生存原则说到底就是“愿者上钩”。要么像鱼儿一样,牢牢咬住诱饵,享受美味佳肴之余还可以借助鱼线的拉动往上跃,越高越好,哪管人格的沉沦;要么保持大度的胸襟,冷眼看待银行里发生的一切,用幽默和自嘲安抚自己失去平衡的心灵。但实际上,想要保持头脑的一半清醒,对心理平衡似乎帮助不大,这就好像一只脚踩在干冰上,而另一只脚踏在炭火里一样,虽然冷热相抵后计算出的平均温度正好合适,但人的双脚注定会皮开肉绽,痛苦难忍!不是吗?
这本书是作者罗尔夫和特鲁珀讲述自己在投资银行的奋斗历程。从最开始梦想到投资银行工作到最后拼命想挣脱,两位作者回顾了一路走来的工作体验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真实并且不为人知的投行,让我们看到了投资银行家特别是底层从业人员风光背后的艰辛、无奈,更读到了一种对于人生和生活的选择。
面对金融业尔虞我诈的两面人生,他们是要赔上一生的幸福,还是平安脱险,在风暴来临之前全身而退……
次贷风暴、金融海啸为什么会发生?
投资人的钱是怎么蒸发的?
投行里的人都在做什么?
他们吃什么?穿什么?
他们的女朋友长什么样?
他们每月挣多少钱?
他们满足吗?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