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光系统的基本结构
2.2.1 光系统II蛋白复合物
2.2.2 光系统I蛋白复合物
2.2.3 细胞色素b6f蛋白复合物
2.3 光合作用能量传递与电子传递
2.3.1 类囊体膜上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2.3.2 光诱导电子转移
2.3.3 循环电子传递
2.4 ATP合成光合磷酸化
2.5 光呼吸与光合放氧
2.5.1 光呼吸
2.5.2 放氧与水的裂解
2.6 C02固定
2.7 光合作用的人工模拟
2.7.1 二元体系
2.7.2 三元的c—P—Q体系
2.7.3 三元的C—P—P体系
2.7.4 五元体系
2.7.5 超分子和自组装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章生物光化学与辅酶NAD(P)H
3.1 光合作用中的NAD(P)H
3.1.1 概念
3.1.2 NAD(P)H及其模型分子研究
3.1.3 光合作用中NAD(P)H在还原过程中的生成
3.1.4 光系统中NAD(P)H
3.1.5 CO2的转化和C3、C4途径中的NAD(P)H
3.1.6 NADP+最终对水氧化的复杂酶催化过程探讨
3.2 其他光合作用及其模拟
3.2.1 海洋里的光合作用
3.2.2 细菌与光合作用
3.2.3 模拟光合作用制氢
3.3 光合作用中的NAD(P)H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敏化作用
4.1 机理
4.2 敏化剂
4.3 氧和活性氧
4.3.1 氧
4.3.2 单重态氧1O2
4.3.3 超氧自由基
4.3.4 羟基自由基
4.3.5 过氧化氢
4.4 光敏剂引起的反应
4.5 光敏作用的生物化学
4.5.1 碳水化合物和醇类
4.5.2 类脂
4.5.3 氨基酸
4.5.4 蛋白
4.5.5 核酸碱基
4.5.6 核酸
4.5.7 其他生物分子
4.5.8 细胞和细胞器
4.6 日常生活中的光敏化现象
4.6.1 药物的光敏性
4.6.2 食物的光敏化现象
4.7 光活化农药
参考文献
第5章 光医学
5.1 光动力治疗
5.1.1 光动力治疗的原理和要求
5.1.2 国际状况和在我国的发展
5.1.3 PDT用光敏剂
5.1.4 用于PDT的其他光敏剂
5.2 小儿黄疸病和皮肤病的光疗
5.2.1 小儿黄疸病的光疗
5.2.2 皮肤病的光疗
5.3 生命科学中的荧光化学传感器
5.3.1 金属离子传感器
5.3.2 中性和阴离子的传感器
参考文献
第6章 视觉光化学
6.1 基本问题
6.1.1 概念
6.1.2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6.1.3 视紫红质与视黄醛
6.2 视觉光化学研究进展
6.2.1 视觉中分子异构化与飞秒受激拉曼光谱
6.2.2 视觉光化学相关的晶体学
6.2.3 视色素光化学
参考文献
第7章 生物发光与生命光化学
7.1 生物发光
7.1.1 生物发光的机理
7.1.2 几种典型的生物发光系统
7.1.3 研究生物发光的意义
7.2 生命体系与光化学
7.2.1 光受体蛋白
7.2.2 花朵的光化学现象
7.2.3 游离基与生物有机光化学
7.3 光与人类健康
7.3.1 光与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7.3.2 光消毒
参考文献
第8章 紫外线的效应和臭氧光化学
8.1 紫外线的效应
8.1.1 紫外线对人的有益作用
8.1.2 核酸光化学
8.1.3 损伤DNA的修复
8.1.4 防晒
8.2 臭氧光化学
8.2.1 臭氧的作用
8.2.2 臭氧光化学
8.2.3 影响臭氧消耗的因素及对策
8.2.4 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