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作者:李怡 (作者)
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3
页数:313
定价:26.00 元
ISBN-10:7532094456
ISBN-13:9787532094455
去豆瓣看看 引子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文学的重要基点
导论 鲁迅:20世纪中国文化之“结”
一、现代中国的“两极牵挂”
二、“结”:鲁迅的自我体认
三、鲁迅:20世纪中国文化之“结”
第一章 人生痛感的恢复
一、“知识分子”
二、“痛感”与失落了的“痛感”
三、从“穿透”人生的幻象开始
第二章 日本体验与“人”的建设
一、“走异路,逃异地”与“别样的人们”
二、日本:复杂的生存体验
三、立人:创造性的思考
第三章 五四:呐喊与彷徨
一、从《新生》到S会馆
二、在“呐喊”与“彷徨”之间
三、“多声部”人生的艺术选择
第四章 夕拾的“野草”与“朝花”
一、“在沙漠中”
二、《野草》:人生感触的诗性述说
三、《朝花夕拾》:休息与沟通
第五章 “匕首”与“投枪”
一、从文明批评到体制反抗
二、中国文学中的鲁迅杂文
附录: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关于那段历史的读书札记
第六章 “新”编的“故”事
一、为人生:一条的基本线索
二、《补天》、《铸剑》与《奔月》
三、《非攻》与《理水》
四、《采薇》、《出关》与《起死》
第七章 “打边鼓”的睿智
一、理性与对话
二、与初期白话新诗的差别
三、鲁迅的新诗批评:一个估价
四、历史批判与现实观照
第八章 鲁迅旧体诗歌
一、鲁迅的旧体诗
二、主题之一:社会批评
三、主题之二:生存的思考
四、鲁迅旧体诗的艺术贡献
尾声:最后的纠缠与最后的意志
后记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1989年、2003年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作为《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等。
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年里,关于中国现代丈学,人们猜测得最多的就是鲁迅。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到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革命,从历史中间物的精神世界到出生入死的生命哲学,关于鲁迅的文学活动与文学精神,我们所发表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了。然而,每一分新的猜测都还能在质疑旧有猜测的时候获得生长的可能,早已缄默不语的鲁迅也似乎依然在为我们的想像提供足够的空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