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智慧
作者:舒大刚著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4
丛书:诸子智慧丛书
页数:215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802115828
ISBN-10:7802115825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圣人的风采
第一节 从孤儿到良师
第二节 沂水清波——隐居以求其志
第三节 五十而知天命
第四节 周游列国
第五节 至圣?先师
第二章 贵学——孔子谈学习的意义
第一节 学而优则仕
第二节 仕而优则学
第三节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第三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谈学习方法
第一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重视求学时机
第二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的求学方法论
第三节 谦虚和持之以恒
第四节 学习的苦与乐
第五节 下学而上达——圣人知道的阶梯
第四章 仁者爱人——人格的自觉意识
第一节 仁的释义
第二节 仁者面面观
第三节 仁者的情意——忠恕
第四节 行仁由己
第五章 义者宜也——人类的道德自律
第一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节 义的释义
第三节 义与仁、礼的关系——孔子的“系统”观
第六章 礼者履也——仁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人与兽的分水岭——礼的必然性
第二节 治与乱的分界线——礼的必要性
第三节 礼之因革
第四节 人而不仁,如礼何?
第五节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第七章 中庸之道——方法论和处世哲学
第一节 允执厥中——适中
第二节 无过与不及——中正
第三节 和而不同——中和
第四节 时中——无可无不可
第五节 憎恨老好人——反对乡原
第八章 天人相与——孔子的天命观
第一节 从“子罕言”说起
第二节 孔子的天道自然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第三节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第四节 继承与发展——孔子思想特殊的东西
第九章 为政以德——孔子君德论
第一节 德的释义
第二节 政者,正也
第三节 君德种种
第十章 仁政——帝王的大智慧
第一节 足食、足兵
第二节 重教、轻刑
第三节 乱中求治——正名
第四节 为政在人——选贤才
第十一章 不教而杀谓之虐——仁者谈刑
第一节 “孔子诛少正卯”的是是非非
第二节 重礼轻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一
第三节 先教后刑——不教而杀谓之虐
第四节 重生轻杀——古之听狱求所以生之
第五节 礼刑并用——宽猛相济
第十二章 中国国粹——孔子论孝道
第一节 孝的释义
第二节 孝道与鲁国政治特色
第三节 孝弟为仁之本——孔子论孝
第四节 几谏——孝子的禁忌
第五节 余话——孝思寻源
第十三章 敬鬼神而远之——迷信主题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死后知与无知的二难定义
第二节 敬鬼神而远之
第三节 孔子鬼神思想探秘
第十四章 修身之道——从士人到君子
第一节 大众人格——匹夫?匹妇
第二节 修身初阶——士
第三节 四德共修——成人
第四节 登堂入室——善人
第五节 理想人格——君子
第六节 神圣的人格——圣人
舒大刚,生于1959年,重庆秀山县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先后做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5年起,历任古籍所副所长、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任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儒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文献、儒学史、经学史,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种,另有古籍整理成果10余种、工具书5种。
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起并主持大型宋代文献珍本《宋集珍本丛刊》(108册,线装书局,2004年)再造和研究工程,大型儒学文献《儒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007年已出版两批共100册)整理工程和大型儒学流派史《中国儒学通案》(人民出版社即出)研究工程,大型“三苏”文献《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整理研究工程等。
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兼职教授,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
“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幽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恰以孔子为中介,前2500年的中国历史,盖因孔子所修《六经》而得以讲明;后2500年的中国智慧,也因有孔子的教诲而得以点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