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教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再认识
作者:陈桂生 著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
页数:380
定价:42.00 元
ISBN-13:9787303089390
ISBN-10:730308939X
去豆瓣看看 上篇 教育学的再认识
“教育学”辩
1.教育学“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缘由
2.能以一般科学的标准衡量教育学吗
3.怎样看待非教育专业人士的教育言论
4.从以教育学为职业到以它为事业
教育学的建构——我的“教育学信条”
1.重建作为基础理论的教育学
2.“回到基础”
3.确认教育学姓“教”
4.基于教育“整体”观念整合教育子学科知识
5.建立教育“形式概念”框架,表述教育结构的一般性质和教育演变的逻辑
6.兼用历史的、逻辑的、价值的分析
7.基于教育理论成分四重划分象限图式的假设,确定作为基础理论的“教育学”的性质
8.确认作为基础理论的教育学意义的有限性
9.“教育研究”与“教育学研究”(元教育学)并举
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
1.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之间的逻辑鸿沟
2.关于建构教育科学理论的可能性和如何使教育实践理论具有科学依据
3.中国的“教育学现象”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学的呼唤
1.从“课程”概念的演变谈起
2.传统教育学与现代课程取向的冲突
3.教育学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应对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逻辑鸿沟
1.现代自然科学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鸿沟的先例
2.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错位
3.隐性的鸿沟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认识
1.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认识的过程
2.现行教育学逻辑同实践逻辑的距离
3.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的含义
我国目前教育言论与行动脱节的现象
1.如今学校面临言行一致的难题
2.关注教育的常识、常理、常规与常情
中篇 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下篇 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附录
跋
陈桂生,1933年生,江苏省高邮市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著有《教育原理》《学校教育原理》《教育学的构建》《教育实话》《师道实话》《学校管理实话》等。
收入《当代中国教育家文库(陈桂生卷)·回望教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再认识》中的文章,大体上未越出“教育基础理论”范围。其中至少一半文章,属于作者对教育问题的再认识。由于作者的教育理论研究起步甚晚,晚到临近花甲之年才出手;起点甚低,低在初期作品,近于“教育知识的整合”,而非实实在在的“教育问题研究”。故每出一本书,都有“遗憾的艺术”之憾。正是作者遭遇教育学的这种经历,使得作者心里不踏实,不由得不对原有见解不断再认识。这种“再认识”,不是对别人作品的再批判,而是对作者原有认识的再批判。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