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散曲(上下)
作者:隋树森  编
出版:中华书局 1991.1
页数:1985
定价:98.00 元
ISBN-10:7101005586
ISBN-13:9787101005585 
去豆瓣看看    自序
  凡例
  引用书目
  元好问
  孙梁
  杨果
  刘秉忠
  商衢
  王修甫
  杜仁杰
  张子益
  王和卿
  盍志学
  盍西村
  阚志学
  张弘范
  商挺
  胡祗遹
  严忠济
  刘因
  不忽木
  徐琰
  鲜于枢
  彭寿之
  魏初
  王嘉甫
  王恽
  户挚
  孔文升
  赵严
  荆干臣
  陈草庵
  马彦良
  奥敦周狮
  关汉狮
  白朴
  姚燧
  刘敏中
  高文秀
  郑庭玉
  庾天锡
  马致远
  李文蔚
  侯克中
  赵孟頫
  ……
  隋树森  1906—1989
  字育楠,原籍山东省招远市东良村人,元曲研究专家。
  [编辑本段]生平
  190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曾在前清政府做过军机处抄缮“供事”(办事员)的小官,后弃政从商。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其在校读书时就有小说发表于《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并且翻译了日本文学博士儿岛献吉郎的《中国文学概论》,被上海世界书局编入「文化科学丛书」,并改名为《中国文学》,与方壁[茅]的《西洋文学》列为姊妹篇出版。隋先生在这段期间也有相关著作,如出版了《文学通论》、《古诗十九首集释》等。1932年学校毕业后曾在山东省立惠民中学、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济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国文。
  1937年抗战军兴,隋树森抵达四川,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国立编译馆任职。因为隋氏通晓日文因此翻译了同时期许多日本汉学大作,如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概说》(1938)、《元人杂剧序说》(1941)、盐谷温的《元曲概说》(1947)……正是为翻译了这些日本学者有关元曲的著作之故,隋先生“逐渐对元曲研究发生了兴趣 ”。而且这些作品促进国人对元曲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在1947年开始从事《全元散曲》编纂的工作。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散文游记,且编为《巴渝小集》出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在北京出版总署图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也对他日后编辑《全元散曲》提供莫大助益。50年代以后,他便广搜博览,从各种元曲版本中选出62种明人臧茂循《元曲选》所未收录者,编成了《元曲选外编》(戏剧),为研究元杂剧者提供了方便。历时17年,1964年他编辑出版了《全元散曲》(上、下册),此书收罗详备,校勘精审,对于研究元代散曲有重要参考价值。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此书开启了元散曲研究的一个新时代,其沾溉学林,功莫大焉。
  此外,他还校订、编辑有《阳春白雪》、《乐府新声》、《乐府群玉》、《太平乐府》、《全元散曲简编》等元人散曲总集。并著有《元人散曲概论》(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22期,1982年2期)、《北曲小令与词的分野》等多篇学术论文,后辑为《元人散曲论丛》。其他已成书但至1986年尚未出版的有《新校乐府群玉》、《曲论存稿》、《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枣轩曲论汇稿》、《东瀛中国文艺论文译丛》等;与他人合编的书有:《古代散文选》、《古文选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提要》、《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等。
  [编辑本段]主要贡献
  总括来说,隋树森在曲学方面的贡献可以有:
  整理、搜集元代散曲作品
  学术研究的第一部就是要先拥有资料,资料丰富对于研究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元曲因为不受重视,早期有作品别集问世者也少(只有4人),因此在辑佚上也是困难重重。早期学者虽有许多卓越成就,但是直到隋先生编辑、整理《全元散曲》后才是元曲(散曲)研究的一大突破。
  对元曲理论、创作的研究
  隋树森先生在《全元散曲简编》〈导言〉与〈元人散曲概论〉可说一篇元散曲概论,里边就有叙述到对元人散曲理论与创作的状况。他也看到一些散曲活泼的艺术性,而不是被格律束缚的呆板形式。
  [编辑本段]相关参考文献
  《隋树森自传》收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页270-278
  《隋树森与元曲研究》 何贵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页108-110 2003年1月
  《术业专攻嘉惠后学——隋树森先生的元曲研究》 王菊艳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6:1 页- 2003年6月
  《隋树森与元曲的校辑工作》 何贵初 读者良友 1985.11.01.
  《今编总集型辽金元总集叙录》 刘达科 晋图学刊2003年第3期(总76期) 页76-78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全元散曲」条
  本书共收入元人小曲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套。这些元曲内容丰富,题材各异,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曲的发展功程。
  该书内容全面,并附有大量的注释,是一部元曲集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及知识性,不仅可供戏曲研究者作为参考资料使用,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从中可对元曲的辉煌历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本书编次依作家的先后为序,并为每位作家都编写了小传,曲末详注出处,附校勘记,全书共辑录小令3853首,套曲457套,残曲不计,可谓迄今最完整的元散曲资料集。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