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
作者:程明亮,陈永平 主编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08.5
页数:295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030216359
ISBN-10:703021635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范围
二、传染病的危害性
三、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
四、学习传染病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感染的概念及形式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三、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四、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四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五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第六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七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第八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第2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麻疹
三、水痘、带状疱疹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三节 消化道传染病
一、甲型肝炎
二、戊型肝炎
第四节 虫媒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五节 动物源性疾病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狂犬病
第六节 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
一、乙型肝炎
二、丙型肝炎
三、丁型肝炎
四、艾滋病
附手足口病
第3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节 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白喉
第二节 消化道传染病
一、霍乱
二、细菌性痢疾
三、伤寒
四、副伤寒
五、其他沙门菌感染
六、弯曲菌肠炎
七、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动物源性传染病
一、鼠疫
二、布氏茵病
三、炭疽
第4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前言
……
第5章 螺旋体病
第6章 朊毒体病
第7章 原虫病
第8章 蠕虫病
第9章 常见感染综合征
第10章 传染病的临床用药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附录
英中名词对照
程明亮,贵阳医学院感染病学教研室教授。1957年生于贵州省仁怀市,1974年仁怀一中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当知青(1976年后任仁怀县大坝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考入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历任院学生干部,毕业后留附属医院工作,现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贵阳医学院临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3年任贵医附院五官传染党支部书记,1998年6月任贵医附院副院长、临床医学系副主任,长期分管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01年任附属医院副院长,临床医学系系主任。长期致力于传染病和肝病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在肝病研究上,其主要科研成果把我国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研究推向世界科学的前沿。近10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70多篇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著有《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等中英文专著6部,英文版专著在美国出版,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评介为“从事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研究工作者的教科书”,并收藏哈佛大学图书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制创新药物1个。主持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及基金课题6项。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97年以后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贵州省跨世纪科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十大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2004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1998-2002年先后三次被邀请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01年被卫生部选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参加高级医院管理课程学习。2004年12月被贵州省人事厅选派赴新西兰参加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与引进培训学习班。现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防医学科)评审委员,国家重点医药卫生项目(肝病专业)验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干扰素与细胞因子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贵州省传染病学会与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华医学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应用基础与生物工程科学学报、临床肝胆病杂志等16家权威学术期刊编委或常务编委。
陈永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市肝病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主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管科长、感染内科主任。专业特长:各种类型肝病、生物型人工肝及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性疾病的疑难杂症。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551"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医学院学科带头人。2000、2006年两次荣获医学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6年在上海医科大学感染病高师班进修,师从国际著名感染病学家翁心华、潘孝彰教授。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曾在加拿大美尼托巴大学进修生物型人工肝,从事重症肝炎及肝纤维化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在肝病及感染性疾病基因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级30余篇,SCI收录12篇。获温州市优秀科技论文奖3篇。2000、2002年度因美国肝病学会邀请赴美参加第50届、52届国际肝病学术大会并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应美国微生物感染与化疗学术会议,并作了学术交流。以课题负责人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项,浙江省回国留学基金会、省外国专家引智项目各1项。已完成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基因分型与临床特征研究》课题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南氏科技进步奖1项(第一获奖者)。TGFβ1重组疫苗研制及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为:0724013)。2003年再获浙江省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案例版)及走出亚健康系列丛书——《我为什么食欲差》,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以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著作有《内科危重病症的现代治疗》、《传染科常见病用药指南》、《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JournalofViralHepatitis》(SCIIF3.29)。现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全国委员,中国感染科医师协会全国委员,省感染病学会副组委,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副主委,省微生态学会副主委,温州市感染学会与肝病学会主任委员,温州医学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温州市肝病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主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院感管科长、感染内科主任。临床上擅长慢性肝病,发热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对疑难、危重疾病的抢救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重型肝炎的抢救运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人工肝支持系统,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对医院感染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细菌与耐药方面在《中华医院感染学》、《中华传染病杂志》及SCI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取得国内同行的认可与好评。
传染病一直是严重危害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一门科学。近三十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传染病的防治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出现了40多种新发传染病,在我国流行的就有30余种,尤其2003年在我国发生“非典”以后,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因此,给临床医学生讲授传染病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案例版《传染病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本教材与传统的《传染病学》教材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增加了一些新发传染病;编写每种传染病时,增加了病例分析和讨论,这样可以教与学互动,用案例引导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思考能力;根据病种增加了许多图表,使传染病的典型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活泼,形象、易记,对疾病的认识有一目了然之感;各位专家编写的内容在该地区或该省属多发病种,并对此开展过科学研究,故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他们绝大多数近年来在医、教、研的一线上工作,承担重任,多数均有出国留学或参加过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接受过一些西方医学教育,对编写本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编写时,严格按照科学出版社案例版规划教材编写要求,注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本教材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重点对象,亦适合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尤其对于近年执业医师考试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