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交换的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1.1.2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1.1.3 电话交换与数据交换
1.1.4 网络分层模型
1.2 交换方式
1.2.1 电路交换
1.2.2 多速率电路交换
1.2.3 快速电路交换
1.2.4 分组交换
1.2.5 帧交换
1.2.6 帧中继
1.2.7 ATM交换
1.2.8 IP交换
1.2.9 软交换
1.2.10 光交换
1.3 交换技术的发展
1.3.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1.3.2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1.3.3 宽带交换技术的发展
1.4 电信交换基本技术
习题1
2 数字交换网络
2.1 数字交换技术基础
2.1.1 语音信号数字化
2.1.2 时分多路通信
2.1.3 32路PCM的帧结构
2.1.4 PCM高次群
2.1.5 时隙交换原理
2.2 基本交换单元
2.2.1 时间交换单元
2.2.2 空间交换单元
2.2.3 时/空结合交换单元
2.2.4 基本交换单元的扩展
2.3 数字交换网络
2.3.1 由T接线器与复用器结合构成的交换网络
2.3.2 由TS组合构成的交换网络
2.3.3 多级数字交换网络
2.3.4 数字交换网络芯片
2.4 基本话务理论
2.4.1 话务量概念
2.4.2 线群与呼损
习题2
3 信令系统
3.1 信令系统概述
3.1.1 信令
3.1.2 信令的分类
3.1.3 信令方式
3.2 随路信令
3.2.1 用户线信令
3.2.2 线路信令与记发器信令
3.2.3 中国NO.1 信令
3.3 NO.7 信令系统
3.3.1 概述
3.3.2 功能结构
3.3.3 信令单元格式
3.4 消息传递部分
3.4.1 信令数据链路
3.4.2 信令链路功能
3.4.3 信令网功能
3.5 电话用户部分
3.5.1 TUP消息结构和类型
3.5.2 消息示例
3.5.3 主要信令过程
3.5.4 双向中继同抢处理
3.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3.7 事务处理能力部分
3.8 NO.7 信令网
3.8.1 信令网的部件
3.8.2 信令方式
3.8.3 信令网的结构
3.8.4 信令网的路由选择
3.8.5 信令点编码
3.8.6 信令网的安全措施
习题3
4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4.1 概述
4.2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
4.2.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总体结构
4.2.2 接口设备
4.2.3 控制子系统
4.3 数字程控交换的软件系统
4.3.1 程控交换软件系统概述
4.3.2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4.3.3 程控交换软件技术
习题4
5 电话通信网
5.1 通信网概述
5.1.1 通信网的概念
5.1.2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5.1.3 通信网的分类
5.1.4 电话通信网
5.2 本地电话网
5.2.1 本地电话网概述
5.2.2 本地网的汇接方式
5.2.3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5.3 长途电话网
5.3.1 国内长话网
5.3.2 国际长话网
5.3.3 国际电话国内网的构成
5.4 路由及路由选择
5.5 电话网编号计划
5.5.1 编号的基本原则
5.5.2 电话网编号国家规定
5.5.3 电话号码的组成
5.5.4 国际长途电话编号方案
习题5
6 综合业务数字网
6.1 ISDN的基本概念
6.1.1 ISDN的产生与发展
6.1.2 ISDN的技术特点
6.1.3 ISDN的优越性
6.1.4 ISDN的国际标准
6.2 ISDN的网络结构
6.2.1 ISDN的网络组成
6.2.2 ISDN的终端组成
6.2.3 ISDN的编号计划
6.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6.3.1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功能
6.3.2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分类
6.3.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协议
6.4 ISDN的业务能力
6.4.1 ISDN的业务能力及分类
6.4.2 承载业务
6.4.3 用户终端业务
6.4.4 补充业务
习题6
7 智能网
7.1 智能网概述
7.1.1 智能网的提出
7.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7.1.3 智能网的演进
7.2 智能网概念模型
7.2.1 业务平面
7.2.2 全局功能平面
7.2.3 分布功能平面
7.2.4 物理平面
7.3 几种典型的智能业务
7.3.1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
7.3.2 记账卡呼叫业务
7.3.3 虚拟专业网业务
7.3.4 个人通信业务
7.3.5 电话投票
7.4 业务交换点与业务控制点介绍
7.4.1 业务交换点
7.4.2 业务控制点
……
8 移动交换原理
9 ATM交换技术
10 IP交换技术
11 转交换技术
12 光交换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