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
作者:徐长福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2
页数:263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09703717
ISBN-10:7509703719
去豆瓣看看 作者说明
前言 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 我在学术上关怀的两个主要问题
二 上下求索的初步成果
三 对实践哲学的历史考察和形上批判
四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新解
第一部分 理论指向
第一章 实践哲学的旧进路与新进路
一 先前实践哲学的主要进路及其共同问题
二 实践哲学从其他进路向实践智慧进路的跨越
三 代结语:实践智慧与实践哲学的关系
第二章 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
一 “人性”的界说
二 关于“逻辑异质性”
三 人性的逻辑异质性与实存同质性
四 从人性的逻辑异质性所看到的
第三章 是、应该与做
——对解释世界、规范世界与改变世界诸问题的形上离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于“是”
三 关于“做”
四 关于“应该”
五 离析“是”、“应该”与“做”的形上意义
第四章 “主义”三元素:价值、道理、方案
——对人文社会学说性质的审查
一 从人文社会学说与自然学说的区别看“主义”的性质
二 价值、道理和方案在“主义”中的异质性
三 改进人文社会学说的建议:从元素混合到元素离析
第二部分 研讨空间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一 引言
二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三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四 结语
第六章 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
第七章 工程问题的哲学意义
第八章 总体、单位理论和单位实践
第九章 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
第三部分 思想控源
第十章 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
第十一章 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
第四部分 新学开显
第十三章 是与善的分类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拯救实践:元实践学探*》导言
第十五章 元实践学与异质性哲学
主要参考文献
徐长福,19649年生,四川眉山人,文学学士(四川师范大学,1983年),哲学硕士、博士(吉林大学,1994、2000年);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其中2001年9月至2002年4月在加拿大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访学;2002年至今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工作,目前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为《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是汉语文献中第一部关于“实践智慧”的专题论集。“实践智慧”是对亚里士多德phronesis一词的翻译,相应的英译为practical wisdom。英语也译该希腊词为prttdence,相应的汉译为“明智”。《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不仅深入发掘了有关实践智慧的传统学理资源,而且详细阐述了何以要把走向实践智慧作为实践哲学的一条新进路。《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既针对近现代西方的主流传统,也针对极端的后现代观点——前者以理论的方式处理实践问题,把异质性的实践变成同质性的理论的简单应用,导致了严重的问题;后者否定理论,有使实践失去必要约束的危险。《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认为,理论和实践具有一种复杂的双向交织关系,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应当各得其所并相互为用。《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在最后把这种探讨定位为“元实践学”,把这套理论命名为“异质性哲学”。《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由16篇论文编纂而成。这些文章时间跨度达7年,反映了作者在完《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一书后在实践哲学上的研究重心、思考过程与理论心得;之所以没有按专著形式改写,是因为其发散的枝蔓中隐含着许多异质的思路,亦有特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