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
作者:杨乃乔 著
出版:学苑出版社 2002.11
页数:553
定价:35.00 元
ISBN-10:7800600823
ISBN-13:9787800600821
去豆瓣看看 神话的本体反思
——关于希腊神话和华夏神话审美形态悖立的比较研究
经学与儒家诗学
——从语言论透视阐释主体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
经学中心主义与逻各斯中心主义
——论西方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在东方语境下的使命
精神与器物
——文化冲突中的保守主义
玄学语境下的江州经学与陶美学思想
批评的中心指涉结构与阐释的破坏性误读
——论经学的玄学与中国古典诗学走向自觉的阐释学景观
两种方法论的整合
——21世纪需要有思想的古典文学研究者
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
——在世纪之交,艺术创作与批评应该追寻一种比较视野
西方的后民族主义与东方的民族性
——关于世纪之交艺术话语权力的争夺
阐释与误读
——玄学误读的文化暴力与儒家诗教之“鼎”的坍蹋
人,究竟在那里可以诗意地栖居
——写在博士后出站报告之前及比较诗学方法论感想
崛起的比较艺术学
“立言”与“立意”
——从经学透视儒道诗学的冲突与互补
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退却
……
杨乃乔,1955年生于北京,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师从乐黛云教授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博士后资格证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比较文学系系主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当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曾去美国与中国香港高校讲学、
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审度,原始自律理性作为原始初民生命本体的自律构成因素,其决定了原始初民的生命本质是在自我规定的意义上被界定的。回顾20世纪的中国诗坛,谁能不为新诗的横空出世感到惊奇?谁能不为新诗形态的变化之大感到眩目?新诗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一定的诗学观念与艺术思维的渗透与影响下才得以实现的。在新诗发展史上,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负载着诗神,在诗的宇宙中尽情地翱翔,构成了这一时期壮阔的诗歌景观。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