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世界的经营者手记
作者:肖勇 著
出版:东方出版社 2009.8
页数:240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06027298
ISBN-10:7506027291
去豆瓣看看 推荐序1 网络时代提供了多种可能潘石屹
推荐序2 新媒体要有“主语”王侯
第一部分 搜房大写
为搜房7周年,我开博啦
北上,加盟搜房
转会,转出“轰动效应”
洗脚屋里敲定的“百城战略”
从“百城战略”到“百人计划”
搜房,需要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选择搜房
搜房的“数字文化”
营销,是一项伟大的工作
人生即营销
搜房速度与搜房效率
搜房的“三段论”
“邮件管理”:全国一盘棋
“分类管理”有乾坤
集中力量干好一件事
铁打的平台流水的兵
有缺点的能人和80分的人
“子弟兵”与“空降兵”
搜房“嫁”给了.500强
“全球风投之父”首肯搜房
新浪VS肖勇:搜房的成功在于专注
足球VS网络VS地产一为深圳搜房
足球赛而作
优胜劣汰不破不立
情商智商胆商: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部分 网媒感悟
“媒体搜房”扑面而来
“拜访为采访”
现场直播:中国房地产“现在进行时”
在场出场做主场
大道消息VS小道消息
搜房内容“五大件”
楼盘资讯大厦之基
“打盘”VS‘打人”
整合’VS原创
博客,地产人的精神家园
管理者为什么博客
内容为本,全员发力
挑起“论战”推波助澜
做内容:流程VS规范
门户网站VS地产专业网站
地产传统媒体VS地产网媒
第三部分 营销体验
三大战略助飞搜房
广纳贤才布阵中国
为什么能“决胜北京”
代理制VS直销制
管理,从制度开始
“控制文化”:保证航向不偏离
开会,开出效益
为什么要汇报
选好总经理
发现“营销总监”
“金牌销售”是财富
团队啊,团队
搜房是平的:追求扁平化
培训使人强大
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人生
营销人员50问
客户在哪里
抓住大客户
开好客户分析会
“烧烤”会,烤出什么
让客户流动起来
“二八理论”VS“长尾理论”
人海战术VS精耕细作
每天见一个客户
“签约运动”:赢在起跑线
加强客服:打仗就是打后勤
服务报告:续约之宝
网络营销七剑出鞘
广告:一号产品“老”树新花
网上SP:广告的延伸
搜一搜你自己
向客户展示他的对手
案例库:让客户做选择题
博客营销如何运作
深圳的“剑客现象”
一楼一策
准备好营销道具
到售楼处培训客户
盯住你的对手
专业主义与方法论的胜利
第四部分 业务集群
分拆,拆出增长点
二手房租房:搜房新引擎
家居:延伸的财富链
研究集团:中国研究经济的一面旗帜
第五部分 品牌推广
敞开胸怀合作八方
牵手传统媒体:互补的力量
地产会展搜房之舞
事件营销擦亮品牌
口碑传播:千万人的话语接力
好房子,是搜搜搜……搜出来的
第六部分 公关活动
媒体,就是公关公司
活动营销“10大关键流程”
做活动之“8项注意”
房媒活动营销“20大模式”
房媒活动“5大卖点”
房地产发展年会——思想也是生产力
“别墅节”——首个以产品命名的节日
“商业地产节”——将产业要素串起来
“学院派论坛”:“派系”擂台“山头”对话
“数字地产节”:谁能说清房地产?我能!
香港地产周——海外推广第一站
山西联展——异地营销天宽地阔
户型创新论坛——顺乎“新政”快速反应
网上房展——新经济“入侵”会展业
网络人气榜——地产“超女”PK台
后记从“报战”到“网战”肖勇
附录1 搜房大事记
附录2 参考书目
肖勇,地产界著名策划专家和媒体专家,2003年度中国房地产十大名记之一。曾任搜房网运营总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深圳商报》房地产部经理、《深圳特区报》广告部总经理、中国住交会及房地产媒体联盟新闻总监、策划总监。
主要作品有《地产领导者——一个城市和他的地产思想》、《地产媒体战——中国房地产媒体营销实战方略》、《报战——中国房地产媒体营销100案》、《引爆地产——“活动营销”经典记录》、《地产思想风暴——深港专家大评楼》等。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近10年、20年的变化是最巨大的,超过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变化。这些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出现的巨变,最初是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紧接着出现了搜索引擎,之后就出现了现在的博客,似乎要把一个长达上千年的变化浓缩到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在技术的深刻影响下出现的变化趋势。另一个趋势是,中国几百年来的封建主义,闭关自守,错过了很多机会,在全世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帝国,没有跟外面世界建立很好的交往和联系,错过了这些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但是改革开放后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却在世界创造了奇迹,这是被压抑了几百年后迸发出来的力量和速度,这是一个之前谁也无法想象到,却让大家耳濡目染,并亲身经历的奇迹。这两种趋势的叠加就形成今天的中国现状。
大家原以为财富的积累可以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并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当这种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时,人们却发现,物质财富——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需要精神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