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作者:黄毅,许建平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4
页数:317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309059298
ISBN-10:7309059298
去豆瓣看看 上编:综论篇
第一章 小说文献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目录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二节 校勘学、版本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史料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小说文献学的影响
第二章 小说经济文献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经济文献学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小说经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
——运用经济文献学研究小说之实例
第三章 文学文本的形式分析方法
第一节 文本分析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 文本研究中的内容和形式问题
第三节 语言分析是文本研究的核心
第四节 文本的深层结构——从语像到意境
第五节 作品的形式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对应关系
第六节 文本的形式结构与作者的心理结构
第七节 人性的发展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第四章 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分析法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三重属性:单一性、复义性、超越性
第二节 文本意义产生之源:复现性意义的语源、衍生意义的语式、经验图式的想象扩张
第三节 创作意图、文本意义、读者感受及其关系
第四节 确定性意义、非确定性意义及其关系
第五章 社会政治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对“经世致用”思潮的审视
第二节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下的小说研究历程
第三节 “经世致用”思潮留给小说研究的教训
第六章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方法的世纪回眸
第一节 “五四”前后,文化革新与学科创建期
第二节 30-40年代,由多元趋于一元的学术定型期
第三节 50-70年代末,社会学研究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学术畸形期
第四节 20世纪最后二十余年,由收缩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的学术转型期
下编:个案篇——《红楼梦》研究方法论
弁言
第一章 索隐派的视角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批评派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章 考据派的视角与方法
第四章 文本分析派的视角与方法
第五章 《红楼梦》文献学的视角与方法
第六章 社会学批评的视角与方法
第七章 形象论析派的视角与方法
第八章 文化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第九章 形式分析的视角与方法
第十章 比较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第十一章 红学史研究路向与方法的论争
后记
许建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师从章培恒先生),原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申报博士点方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中心”主任,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三级教授。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上海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明清文学与文学史理论研究,尤其在李贽研究、《金瓶梅》研究和经济生活与文学关系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提出了系列观点,处于国内外前沿,引起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重视文献、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已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中国社会科学》2篇,《新华文摘》2篇,《文学评论》2篇,《文学遗产》2篇、《学术月刊》2篇,《中国哲学前沿》1篇、《文艺研究》1篇),在《中语中文学》、《国际中国学研究》(创刊号)《复旦学报》、《江海学刊》等国内外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14部。
《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专著。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历史的梳理,分析各种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得失,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参照与借鉴。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具体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力图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来重新评价传统的小说研究方法,同时以小说研究的实践来检验现代文艺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