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原版引进)

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原版引进)
作者:(法)柏辽兹(Berlioz.H) 著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8.10
丛书: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
页数:207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40442132
ISBN-10:7540442131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问世要归功于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帕格尼尼(据说这首作品原本是为他而写的)和拜伦(他的《恰尔德•;哈罗尔德》影响了这首作品的标题),但这两个人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却很难确定。柏辽兹那本富于想象力的《回忆录》在事实方面并非永远十分可靠,它上面有这样的叙述:帕格尼尼请柏辽兹为他写一首以中提琴独奏为主的交响作品,可当他看到乐章的分谱后却抱怨说:“休止太多,我必须从头拉到尾。”柏辽兹进一步回忆说,看到自己创作的曲子不符合帕格尼尼这位大师的要求,他决定彻底放弃为那位著名魔鬼提琴家写一首炫技作品的想法,“而是将中提琴放置在我在意大利阿布鲁奇地区旅行时留下的诗一般的回忆之中,并且将它变成一种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式的忧郁空想家”。
      至于拜伦对这首作品的影响,柏辽兹既没有引用《恰尔德•;哈罗尔德》中的文字,也没有采用其中的任何故事情节。他本人为四个乐章分别写了标题,代表着哈罗尔德并且反复出现的固定乐思(第13页第4小节:独奏中提琴),与其说描写的是位充满激情的叛逆者,不如说是位空想式的观察者;与其说是拜伦式的,不如说是柏辽兹式的。
      这首交响曲自由地采用了传统结构。乐章的柔板引子为“固定乐思”奠定了一个基础,主题首先由木管以小调谨慎地呈现,然后随着独奏中提琴的进入(第13页第4小节)逐渐突现出来。在该乐章快要结束前,这个“固定乐思”以弦乐的赋格段(第64页第7小节)再现。这个“固定乐思”还在后面几个乐章中以不同节奏形式再次出现,尤其是在第二乐章(作为颂歌旋律对位,第89页第2小节:中提琴独奏)和第三乐章(作为对小夜曲抒情主题的一个评说,第113页第10小节:中提琴独奏)中。在第四乐章中,中提琴先是以前面几个乐章中的回忆乐段一再打断喧闹的乐队,但随后便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保持沉默,直到这个“固定乐思”最后以支离破碎的形式再现,并很快被乐队最后的爆发所淹没。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34)折扣价格

20
京东缺货N个月
24小时内更新

14
当当缺货N个月
5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471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