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作者:沈宝祥 著
出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4
页数:511
定价:28.00 元
ISBN-10:7210031634
ISBN-13:9787210031635
去豆瓣看看 重印序言/1
序言/1
第一章 从“准确、完整”到实践检验/1
一 “准确、完整”与“两个凡是”的对立/2
二 形势的发展呼唤实践标准/8
三 实践标准的酝酿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奏/22
第二章 一个起了重大作用的小刊物/34
一 《理论动态》的创办/35
二 《理论动态》的办刊方针/44
三 《理论动态》的特点和影响/50
四 “特约评论员”的由来/54
第三章 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62
一 《实》文的撰写和修改/62
二 《实》文的定稿和发表/96
三 最初的争论/104
第四章 强大的压力与强有力的支持/113
一 一段时间内“不明朗”的局面/113
二 邓小平同志明确而强有力的支持/121
三 在罗瑞卿同志支持下对“凡是派”的正面回答 /130
第五章 理论界新闻界密切合作有效推进讨论/148
一 理论界和新闻界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密切合作/148
二 新闻界的勇气与机智/152
三 理论界卓有成效的努力/161
四 地方党委宣传部/的积极行动/171
第六章 《理论动态》发表的一系列文章/178
一 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第三篇主要文章/179
二 其他若干篇重要文章的撰写和发表/185
二 呕心沥血,精心组织/206
第七章 “诸侯”的支持和参与/212
一 黑龙江省委的龙头作用/213
二 1978年秋季的中国政治形势/223
三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领导同志的鲜明态度/239
第八章 《红旗》杂志的“一花独放”/247
一 所谓“不卷入”的背后/248
二 “一花独放”放出了什么?/260
三 《重温》重温了什么?/265
四 谭震林的文章中止了《红旗》的“不卷入”方针/271
第九章 实践标准同“两个凡是”的决战和胜利 /280
一 以实践标准推倒“两个凡是”的重大举措/280
二 对“两个凡是”的严肃批评/291
三 对实践标准的明确肯定/300
四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05
第十章 理论务虚会进一步分清是非(上)/310
一 理论务虚会的由来和目的/311
二 对“两个凡是”的全面揭露和尖锐批评 /316
三 几位同志的发言和与会者的评论/323
第十一章 理论务虚会进一步分清是非(下)/350
一 理论务虚会取得的成绩/350
二 对理论务虚会的评价和再评价/362
第十二章 中央党校结合教学深入进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73
一 学员的生动回忆/374
二 教学中突出和贯穿了真理标准问题/384
三 一批撒向全国的“真理种子”/397
第十三章 地方党校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重要作用/407
一 主动投入/在讨论中起带头和推动作用 /408
二 培训大批干部/使讨论广泛深入展开/415
三 面向社会/积极宣传/427
第十四章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433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讨论的不平衡发展/433
二 补课的部署和展开/440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的大普及/452
四 大讨论的结尾 /465
第十五章 大讨论总览/471
一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展阶段/471
二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局面的形成 /479
三 这场大讨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483
四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86
五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的“14个最”/491
附录一
1978年全国各地召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座谈会、讨论会/493
附录二
中央和地方报刊关于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社论、评论篇目辑览/499
沈宝祥,中央党校教授。1932年生,江苏武进人。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5年1月到中央党校工作。1977年6月起,在胡耀邦同志指导下参与筹办《理论动态》,为理论动态组成员,后任理论动态组副组长、组长,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主编。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兼及党建理论和中共党史。在拨乱反正中,有30多篇文章被作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的社论、特约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发表,其中多数由新华社转发。主编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学习纲要》等13本书。专著有《温故察今论党风》、《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发表论文和评论文章近千篇。现任中央党校《学习时报》顾问,中央社会主义 学院、北京社会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结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无论从国史、党史的角度,还是从其他各种史的角度看,要讲这一段历史,就必然要了解这场大讨论,就必然要从某一特定角度讲这场大讨论。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这场大讨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况一再提示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段历史,有准确全面记载的必要。当我见到那些不准确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文字以后,更使我意识到将这一段历史如实记载下来,是我们对历史、对后人承担的一项责任。我们无权推托这项历史责任。
当年在胡耀邦指导下办《理论动态》的几个人,由于种种原因,都已离开,只有我一以贯之地在《理论动态》编辑部工作。我觉得自己应当来承担这一责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