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可持续发展煤化工:2006-2009年中国煤化工文集

目 录
第一章
新型煤化工在中国崛起1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日趋紧张催热了煤化工产业,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
11发展状况2
煤化工:以调控为核心规范发展2
煤化工再掀投资热潮4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煤气化炉市场10
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已过百万吨12
近4000亿外资抢占重点煤化工基地13
我国煤化工产业渐入理性轨道15
中国斥资1万亿谋划煤化工大国,打造七大基地16
2008中国煤化工产业回顾18
12市场分析21
这些煤化工项目为何“逆市”动工21
多家煤制油巨头暗战升级23
煤价上涨对煤化工影响几何24
国内甲醇吃煤多,二甲醚扩产猛27
焦化业限产减亏,煤化工风险凸显28
叫停煤制油,成本是最大权衡因素30
高油价带来的煤化工机会31
油价走低使得煤制油项目进退两难35
我国4000亿煤化工投资面临零利润35
外企依旧看好中国煤化工37
焦化企业厉兵秣马准备出击38
针状焦:寒流挡不住热流39
13相关政策42
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一系列政策42
我国强化煤化工规划与管理44
新型煤化工协调委明确工作思路45
发改委:严把煤化工项目审核关加强建设管理46
国家整治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47
煤制油新项目暂停审批47
煤层气:政策优惠“不差钱”49
第二章
中国煤化工大型产业基地建设53
——煤化工龙头企业在各地纷纷建起大型产业基地,成为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1优势项目54
山西省今年重点做深煤化工54
河南煤化要建超亿元项目30个54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规划获批准54
开滦集团签订煤化工协议55
兖矿煤制油项目通过审核55
兖矿4097亿投资新疆煤化工56
宜宾天原集团投资80亿元在彝良建设煤化工项目群58
准东首个煤化工项目投产59
世界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0
神华百万吨级示范工程试车成功61
云南二甲醚项目成功投产62
永煤集团煤化工项目创三项全国最高纪录62
湖北三宁化工建煤化工基地63
伊犁煤化工基地格局初见端倪64
兖矿新疆醇氨联产项目启动64
全国最大煤化工项目在陕西省韩城市开工65
大唐发电拟巨资推进煤化工能源项目66
永煤携安化打造豫北煤化工基地66
沪皖最大煤化工项目动工67
大唐国际阜新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紧张有序进行68
鄯善沙尔湖煤田开发大幕拉开68
河北大型煤化工基地项目启动69
四川宜宾天原集团80亿元打造昭通煤化工基地70
中煤集团30万吨甲醇项目逆市开工71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项目开始“出油”73
首套15万吨级低压联醇装置投产73
我国大型煤电化项目群在宁夏启动74
22区域发展75
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项目建设情况75
山西煤化工的五项竞争优势78
陕西煤化工发展的春天来了!80
内蒙古今年重点拓展煤化工83
河南六大煤企集体挺进煤化工领域83
山东南部崛起庞大能源及煤化工基地85
新疆点燃煤化工产业热86
新疆煤化工进入战略规划实施阶段87
贵州打造黔北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88
新疆煤化工产业大有可为89
两投资规模最大煤化项目在鹤岗奠基90
新疆煤电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91
拜城全力打造煤盐化工基地93
内蒙古特大型煤化工基地规划现雏形94
350亿建煤化工基地各路资本宜宾赶集95
发展煤化工,河北有优势吗?97
贵州煤化工有潜力可挖98
新疆“煤头”化肥顺势而起99
23企业风采101
云天化转向煤化工101
抢占煤化工产业制高点103
平煤集团非煤产业销售收入二百亿104
云南煤化工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105
逆市扩张布局,泸天化拼图煤化工106
两大煤企强力发展煤化工产业109
河南煤化工集团08年收入破780亿110
陕西煤化多元化战略结硕果110
巨野煤化工拉长产业链抗风险111
大唐发电煤炭开采与煤化工并举112
精细化管理:铸造新一代煤化工发展摇篮114
兖矿国际焦化热销场面重现119
方大集团针状焦项目推进120
第三章
科技进步支撑中国煤化工产业壮大121
——煤化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使煤化工产业的壮大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31技术引进122
壳牌在中签署三个煤气化技术许可合同122
康菲在华展示煤气化技术123
“油改煤”中的引进与创新124
32创新成果125
中国煤气化技术市场面面观125
自主技术圆梦煤变油129
为煤化工提供龙头技术130
我煤制油技术再添新路线132
自主技术推进煤制烯烃“巨舰”起航133
煤化工水煤浆隔膜泵获突破134
低压均温甲醇合成塔:从引进到输出135
国际上首次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三聚甲醛获成功137
灰熔聚炉“坐落”煤制油示范工程137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138
煤化工自控装备国产化取得突破139
我加压粉煤气化技术迈上新台阶139
内蒙古煤化工大步推进国产化140
我国粉煤气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41
我国煤气化炉制造正在多元化142
开启煤制二甲醚新时代143
33持续攻关144
科技部:“十一五”期间我国需攻克七大煤层气技术144
碳氢基合成气制燃油将实现产业化144
中国煤气化技术5年后将走上产业化之路145
大型煤基甲醇装备技术研发项目启动146
壳牌山西煤化所研发煤制合成气转高级醇147
煤化工发展引发煤炭热解技术创新突破147
兖矿突破高硫薄煤层开采技术148
第四章
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151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煤化工产业形象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41优化结构152
有序发展成煤化工产业主调152
河南能源化工“航母”迎风起航153
山东焦化行业变危机为机遇加速整合154
四大集团煤电化冶一体开发155
42刷新形象156
亮出煤化工节能新形象156
煤化工发展探索碳减排新模式157
煤制天然气成为清洁能源新秀159
43科学发展161
山西煤化工欲转型发展布新局161
煤化工降低焦炭业波动风险163
褐煤发展煤化工占据三大优势165
焦化产品回收有“黄金”167
第五章
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171
——未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将继续有序发展,前景看好,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51广阔前景172
洁净煤化工前景风光无限172
从热点展台看煤化工发展走势173
煤制油项目2009年将扎堆投产175
煤制油:2020年我国或可产油05亿吨176
国家有序推进煤化工项目177
煤化工产业寒风中暖日可期178
从气头尿素企业进军煤化工说起179
四大优势助推焦化苯深加工181
发展二甲醚:突破能源瓶颈之路182
52现存问题185
传统煤化工面临三大挑战185
煤化工行业:高利润下潜藏危机187
煤化工“规划冲动”考验宏观调控190
我国煤气化煤化工伴生风险不可忽视193
技术产业化亟待国家支持194
山西煤化工繁荣背后藏隐忧195
煤气化技术需闯节能减排关196
煤化工业万亿投资苦觅方向198
国际油价重挫,中国煤化工项目进退两难204
煤化工发展必须迈过三道“坎”208
煤制油技术与投资均有风险前景迷茫210
高煤价下煤化工的近忧远虑212
自主煤气化新技术遭遇四大瓶颈215
煤制油大规模发展短期无望217
醇醚燃料标准制定步调不一219
“一窝蜂”不改,甲醇燃料难面市220
53专家支招221
油价暴跌惹祸,煤化工面临洗牌221
国家政策总体依旧鼓励煤化工223
用“三抓”促山西煤化工科学发展225
煤化工发展需要创新思维226
煤制油发展需要科学引导227
对煤制油应当采取慎重发展的战略228
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229
新型煤化工在中国崛起1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日趋紧张催热了煤化工产业,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
11发展状况2
煤化工:以调控为核心规范发展2
煤化工再掀投资热潮4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煤气化炉市场10
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已过百万吨12
近4000亿外资抢占重点煤化工基地13
我国煤化工产业渐入理性轨道15
中国斥资1万亿谋划煤化工大国,打造七大基地16
2008中国煤化工产业回顾18
12市场分析21
这些煤化工项目为何“逆市”动工21
多家煤制油巨头暗战升级23
煤价上涨对煤化工影响几何24
国内甲醇吃煤多,二甲醚扩产猛27
焦化业限产减亏,煤化工风险凸显28
叫停煤制油,成本是最大权衡因素30
高油价带来的煤化工机会31
油价走低使得煤制油项目进退两难35
我国4000亿煤化工投资面临零利润35
外企依旧看好中国煤化工37
焦化企业厉兵秣马准备出击38
针状焦:寒流挡不住热流39
13相关政策42
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一系列政策42
我国强化煤化工规划与管理44
新型煤化工协调委明确工作思路45
发改委:严把煤化工项目审核关加强建设管理46
国家整治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47
煤制油新项目暂停审批47
煤层气:政策优惠“不差钱”49
第二章
中国煤化工大型产业基地建设53
——煤化工龙头企业在各地纷纷建起大型产业基地,成为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1优势项目54
山西省今年重点做深煤化工54
河南煤化要建超亿元项目30个54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规划获批准54
开滦集团签订煤化工协议55
兖矿煤制油项目通过审核55
兖矿4097亿投资新疆煤化工56
宜宾天原集团投资80亿元在彝良建设煤化工项目群58
准东首个煤化工项目投产59
世界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0
神华百万吨级示范工程试车成功61
云南二甲醚项目成功投产62
永煤集团煤化工项目创三项全国最高纪录62
湖北三宁化工建煤化工基地63
伊犁煤化工基地格局初见端倪64
兖矿新疆醇氨联产项目启动64
全国最大煤化工项目在陕西省韩城市开工65
大唐发电拟巨资推进煤化工能源项目66
永煤携安化打造豫北煤化工基地66
沪皖最大煤化工项目动工67
大唐国际阜新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紧张有序进行68
鄯善沙尔湖煤田开发大幕拉开68
河北大型煤化工基地项目启动69
四川宜宾天原集团80亿元打造昭通煤化工基地70
中煤集团30万吨甲醇项目逆市开工71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项目开始“出油”73
首套15万吨级低压联醇装置投产73
我国大型煤电化项目群在宁夏启动74
22区域发展75
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项目建设情况75
山西煤化工的五项竞争优势78
陕西煤化工发展的春天来了!80
内蒙古今年重点拓展煤化工83
河南六大煤企集体挺进煤化工领域83
山东南部崛起庞大能源及煤化工基地85
新疆点燃煤化工产业热86
新疆煤化工进入战略规划实施阶段87
贵州打造黔北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88
新疆煤化工产业大有可为89
两投资规模最大煤化项目在鹤岗奠基90
新疆煤电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91
拜城全力打造煤盐化工基地93
内蒙古特大型煤化工基地规划现雏形94
350亿建煤化工基地各路资本宜宾赶集95
发展煤化工,河北有优势吗?97
贵州煤化工有潜力可挖98
新疆“煤头”化肥顺势而起99
23企业风采101
云天化转向煤化工101
抢占煤化工产业制高点103
平煤集团非煤产业销售收入二百亿104
云南煤化工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105
逆市扩张布局,泸天化拼图煤化工106
两大煤企强力发展煤化工产业109
河南煤化工集团08年收入破780亿110
陕西煤化多元化战略结硕果110
巨野煤化工拉长产业链抗风险111
大唐发电煤炭开采与煤化工并举112
精细化管理:铸造新一代煤化工发展摇篮114
兖矿国际焦化热销场面重现119
方大集团针状焦项目推进120
第三章
科技进步支撑中国煤化工产业壮大121
——煤化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使煤化工产业的壮大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31技术引进122
壳牌在中签署三个煤气化技术许可合同122
康菲在华展示煤气化技术123
“油改煤”中的引进与创新124
32创新成果125
中国煤气化技术市场面面观125
自主技术圆梦煤变油129
为煤化工提供龙头技术130
我煤制油技术再添新路线132
自主技术推进煤制烯烃“巨舰”起航133
煤化工水煤浆隔膜泵获突破134
低压均温甲醇合成塔:从引进到输出135
国际上首次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三聚甲醛获成功137
灰熔聚炉“坐落”煤制油示范工程137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138
煤化工自控装备国产化取得突破139
我加压粉煤气化技术迈上新台阶139
内蒙古煤化工大步推进国产化140
我国粉煤气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41
我国煤气化炉制造正在多元化142
开启煤制二甲醚新时代143
33持续攻关144
科技部:“十一五”期间我国需攻克七大煤层气技术144
碳氢基合成气制燃油将实现产业化144
中国煤气化技术5年后将走上产业化之路145
大型煤基甲醇装备技术研发项目启动146
壳牌山西煤化所研发煤制合成气转高级醇147
煤化工发展引发煤炭热解技术创新突破147
兖矿突破高硫薄煤层开采技术148
第四章
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151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煤化工产业形象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41优化结构152
有序发展成煤化工产业主调152
河南能源化工“航母”迎风起航153
山东焦化行业变危机为机遇加速整合154
四大集团煤电化冶一体开发155
42刷新形象156
亮出煤化工节能新形象156
煤化工发展探索碳减排新模式157
煤制天然气成为清洁能源新秀159
43科学发展161
山西煤化工欲转型发展布新局161
煤化工降低焦炭业波动风险163
褐煤发展煤化工占据三大优势165
焦化产品回收有“黄金”167
第五章
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171
——未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将继续有序发展,前景看好,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51广阔前景172
洁净煤化工前景风光无限172
从热点展台看煤化工发展走势173
煤制油项目2009年将扎堆投产175
煤制油:2020年我国或可产油05亿吨176
国家有序推进煤化工项目177
煤化工产业寒风中暖日可期178
从气头尿素企业进军煤化工说起179
四大优势助推焦化苯深加工181
发展二甲醚:突破能源瓶颈之路182
52现存问题185
传统煤化工面临三大挑战185
煤化工行业:高利润下潜藏危机187
煤化工“规划冲动”考验宏观调控190
我国煤气化煤化工伴生风险不可忽视193
技术产业化亟待国家支持194
山西煤化工繁荣背后藏隐忧195
煤气化技术需闯节能减排关196
煤化工业万亿投资苦觅方向198
国际油价重挫,中国煤化工项目进退两难204
煤化工发展必须迈过三道“坎”208
煤制油技术与投资均有风险前景迷茫210
高煤价下煤化工的近忧远虑212
自主煤气化新技术遭遇四大瓶颈215
煤制油大规模发展短期无望217
醇醚燃料标准制定步调不一219
“一窝蜂”不改,甲醇燃料难面市220
53专家支招221
油价暴跌惹祸,煤化工面临洗牌221
国家政策总体依旧鼓励煤化工223
用“三抓”促山西煤化工科学发展225
煤化工发展需要创新思维226
煤制油发展需要科学引导227
对煤制油应当采取慎重发展的战略228
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229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