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比较对象:我国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
第二节 影响因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 根本差异:计划型财政与市场型财政
第四节 比较安排:不同的技术处理
第二章 基本理论比较
第一节 财政宪义:“国家分配”与“公共经济”
第二节 财政主体:阶级国家与公共政府
第三节 财政对象:社会产品分配与公共产品供应
第四节 财政目的:国家需要与公共需要
第五节 财政特性:强制无偿与强制有偿
第六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与政府经济任务
第三章 财经关系比较
第一节 财政与再生产:内在环节论与混合经济论
第二节 财政与生产:效益与效率
第三节 财政与交换: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四节 财政与初次分配:是否决定初次分配
第五节 财政与再分配:有无大规模再分配
第六节 财政与效率和公平:有无涉及这一关系
第七节 财政与消费:直接控制与间接影响
第四章 支出理论比较
第一节 支出原则:理论与技术的不同
第二节 支出决策:有无公共选择论
第三节 支出增长:不同的理论解释
第四节 支出分类:生产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第五节 支出分析:社会效益法与成本效益法
第五章 支出制度比较
第一节 经济建设支出:主体支出与次要支出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单位保障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行政支出和国防支出;不同的支出内容
第六章 收入基本比较
第一节 收入目的:筹集建设资金与公共产品收费
第二节 收入原则:计划性原则与市场性原则
第三节 收入分类:不同的基本分类标志
第四节 收入结构:不同的收入来源
第五节 利润上缴:不同的形式与内容
第七章 税收理论比较
第八章 税收制度比较
第九章 政府预算比较
第十章 国家公债比较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比较
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