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韩树峰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5
页数:325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509723036
ISBN-10:7509723035 
去豆瓣看看    前言
  上篇  法律篇
  第一章  完刑、耐刑与徒刑
  一  完刑考
  二 完刑、耐刑与徒刑的关系
  三 和完刑结合的徒刑
  四 结论
  第二章 西汉前期赎刑的发展
  一 《二年律令》中的独立赎刑和附属赎刑
  二 惠、文、景三朝附属赎刑考
  三 武帝时期附属赎刑的变易
  四 结论和余论
  第三章  秦汉徒刑结构
  一  徒刑的两个等级
  二  加刑与附加刑
  三  徒刑与肉刑
  四  结论和余论
  第四章 魏晋法律体例的名理学化与玄学化
  一 魏晋法律体例变化诸方面
  二  《新律》的名理学特征
  三  《泰始律》、《注律表》的玄学化
  四  结论
  下篇  社会篇
  第一章  从“户人”到“户主”
  一 “户主”与“户人”
  二 汉、晋户主的经济义务与法律责任
  三 汉、晋家长的公权与私权
  四 唐代的“户主”
  五  结论和余论
  第二章  汉唐承户制度的变迁
  一 “诸户主皆以家长为之”是新制还是旧规
  二 秦汉代户法与民间自行选择户主的关系
  三  魏晋之际户主身份的限定
  四  结论
  第三章  从“分异令”到“异子科”
  一  异子科:汉法、魏法之间
  二  “分异”、“异子”解
  三  汉、吴时期的析户与共籍
  四 结论
  ……
  第四章 汉魏时期的同居
  第五章 走马楼吴简中的大、小、老
  后论 从法律、社会的变迁审视法律“儒家化”学说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法制史研究走向刍议
  附录二  评《秦律新探》
  参考文献
      韩树峰,1966年生于山东省庆云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合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简牍、文书中的概念、称谓与汉唐社会变化研究”。目前主要以汉唐简牍、文书为中心,从事法制史、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以政府、民间互动为视角,对汉魏时期法律、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汉魏法律与社会》细致的考证,有关秦汉刑名、刑罚级别构成等旧问题得到新的解释,魏晋法律体例的玄学化,汉唐户主称谓、身份以及户籍分合、同居概念的变迁等学界未曾措意的新问题得到揭示。在此基础上,《汉魏法律与社会》进而分析了法律、社会领域发展变化的原因,指出法律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经济制度如土地、赋税制度的演变以及政府与民众的博弈才是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从而对学界视为定谳的“法律儒家化”学说提出了质疑,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法律和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