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全书
作者:(春秋)老子 著,司马志 编译
出版: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10
丛书:诸子百家大讲堂
页数:251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06467209
ISBN-10:7506467208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第三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五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七章 天地长久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第十一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二十章 我独异于人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二章 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第二十四章 自见者不明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第三十二章 知止可以不殆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 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第三十九章 致誉无誉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第四十二章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三章 至柔致刚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恒足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第五十一章 万物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五十五章 物壮则老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七章 我无为而民白化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六十章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二章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第六十三章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五章 以智治国 国之贼第六十六章 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用人之力第六十九章 不敢为主而为客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则我贵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七十三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五章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第七十六章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第七十九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姓李名耳(约前57~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可谓汗牛充栋,但说到能涵盖整个人生大智慧的经典,毋庸置疑当首推老子的《道德经》。它从哲学的层面对人生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道常无为,无不为”。后世子孙在老子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创立了道教,把《道德经》的文化精髓作为了一种信仰。《道德经》语言简练,文字优美,意义深刻,博大精深。
《诸子百家大讲堂:老子全书(图文双色珍藏版)》对《道德经》的文化精髓加以解读,指导人们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健身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