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作者:惠宁 著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12
页数:295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01788668
ISBN-10:7501788669
去豆瓣看看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1.3 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2.1 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化
2.2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述评
2.3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述评
2.4 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3 产业集群的内在规定性与特征
3.1 产业集群的逻辑分析起点
3.2 产业集群的模式
3.3 产业集群的性质
3.4 产业集群的类型
3.5 产业集群的特征
4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条件研究
4.1 区域因素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
4.2 收益递增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动因
4.3 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4.4 市场需求影响产业集群的规模
4.5 产品差异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5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
5.1 专业化分工视角的理论研究
5.2 制度创新视角的理论研究
5.3 社会资本视角的理论研究
6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研究
6.1 产业集群的效率边界
6.2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测量
6.3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理论研究
7 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7.1 知识溢出的一般理论
7.2 知识溢出效应的分析框架
7.3 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研究
7.4 知识溢出的双重效应
7.5 国际成功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比较
8 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比较研究
8.1 比较思路与比较对象的概括
8.2 浙陕两省产业集群经济效应的比较研究
8.3 浙陕两省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8.4 浙陕两省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差异的原因分析
9 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
9.1 通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
9.2 通过营造制度环境提高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
9.3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提高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9.4 通过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0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惠宁,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理论、企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方面。先后在《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家》、《经济评论》、《改革》、《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产业经济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等著作5部,主编出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等7部,主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5XJY017)等国家社科基金3项,主持参与陕西省社科基金《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06D001Z)等省部级课题8项,主持西北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产业经济学》(YC07041)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科基地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08JZ16)1项。
《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是作者在自己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产业集群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效应为分析视角,以现有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为基础,沿着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的思想,深入探讨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问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