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
作者:刘顺仁 著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2009.5
页数:241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203063919
ISBN-10:7203063917
去豆瓣看看 序言 “看不见的” 比“看得见的”重要!
自序 献给看不见的美好事物
序曲 看不见的疆域 / 001
挑战、探索那些看不见的疆域,是创业的本质,也是成长的原动力。而任何一个组织,同时也必须面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与效率的损失。
第1篇 看见那些看不见的
第1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谈看不见的心情 / 011
去找要你“报之以琼瑶”的公司或老板。他敢要,你才有成长的可能,而且要得越高,成长得越快。反过来,敢要的公司或老板,一定也要肯给“琼瑶”。这样,才是一种可以“永以为好”的动态平衡。
第2章 呼叫总部,我中弹了
——谈看不见的价值 / 033
看不到的“失败”样本中,往往包含最丰富的信息。但企业的信息系统常充斥着成功的样本;媒体的报道也几乎都是成功的案例。因此,重视看不到的失败案例的教训,是个人与企业最需要加强的管理议题。
第3章 我看见一只黑天鹅
——谈看不见的风险 / 052
企业在评估人才时,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成功时的表现,而是失败时的自处之道。能“公开、自动、明确”地认错,并且把错误当成后来完成组织使命的养分的人,才是真正的将才。而当权者的自我反省,更是避开看不见风险的要项。
第2篇 沟通那些看不见的
第4章 莎士比亚到底想说什么
——把目标转化成指针 / 075
平衡计分卡与策略地图的运用,刚好提供给经理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让经理人在追求利润之余,得以兼顾企业的愿景、财务和顾客,以及企业内的学习成长。策略地图运作后所得的结果——绩效地图,正好可以让经理人检视原先预期的各项关系是否真的存在。
第3篇 奖励那些看不见的
第5章 你最近“信义”了没?
——将伦理转成竞争优势 / 101
我的看法很简单,当一个社会的整体生产技术形态是以制造为主时,奖励“看得到的”最为重要,因为那是确保工作能被精确执行的不二法门;而当社会产业结构逐渐进步到以创新与服务为主的产业形态时,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奖励那些看不到的,而企业伦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6章 来一份“人肉三明治”
——打造钢铁般的团队精神 / 125
企业团队的建立,一样是要求“硬的要更硬,软的要更软”。硬的部分是要求企业能善用财务诱因机制,鼓励员工发挥合作的精神,让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互相结合。软的部分则是加强员工对“集体产出”的荣誉感,而这部分也会加深对不努力工作的员工的同侪压力,避免产生搭便车、吃大锅饭的不良现象。
第7章 哈佛最“不学有术”的主管
——谈责任、信任、荣誉、热情 / 147
我深信,“看不见”的竞争力不会从天而降,它有赖于“看得见”的良好配套管理。目前重创全球金融界的“次级房贷”风暴,重要成因之一,就是“赚钱,我拿;赔钱,我大不了走人”的薪酬制度。不负责的制度,就会导致不负责的行为!这是屡试不爽的。
第4篇 学习那些看不见的
第8章 小珍的芬兰国庆舞会
——最难忘的一堂课 / 173
许多公司都建置“知识管理”的系统,有效地汇整及分享公司累积的管理知识。但这些大多是偏重于技术性、操作性的。对于高级经理人的养成,光是线上学习是绝对不够的。
第9章 冬天的橡树
——谈关怀、谦卑、深度 / 194
我深信在21世纪,任何公司或组织的成败,会建立在谁能更有效地去开发每个员工所拥有的“无尽藏”。而这个开发的方法,起源于对人性关怀的良善美意。但它的成功,必须靠有系统的配套管理,去增强与巩固人的良善面,并且避免因个人与组织的惰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5篇 迎战那些看不见的
第10章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谈专注、简约、弹性及延伸 / 213
我深深相信,任何个人或企业,只要好好实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古训,不管是富国银行的长期极度专注,Aldi的极其简约,联发科的极其弹性,或者太阳剧团极度的延伸,都能为顾客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而具备独特的价值正是在金融海啸中得以存活的主要武器。
第11章 历史,我牢记在心
——论危机中的现金流 / 225
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杀伤力的威猛惨烈,应该会在经济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在疾风之中,我们是否看见了“劲草”,它给企业经理人什么样的启示?如果检视企业在金融海啸下的表现,我们似乎可以归纳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真正的劲草是财务体质稳健保守,但在经营面上能通过创新为顾客带来独特价值的企业。
刘顺仁,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会计学博士,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现为台湾大学会计学系暨研究所教授。
刘教授于大一时修习初等会计学后,因感觉会计学是一门繁琐枯燥的学问,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会计课程。1985年于匹兹堡卡内基美隆大学攻读博士时,由于该校强调科际整合,加上跨系所修课的缘故,一位会计学博士生让他猛然发现会计有趣又实用,因而“改行”,立志这辈子竭尽全力把会计学教得活泼精彩。
刘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为策略性财报分析、策略性成本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对经理人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等,并长期关注企业、产业的竞争力分析。此外,刘教授还在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及EMBA设有多门课程,包括:成本与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专题研讨、欧洲产业与经济发展、竞争力与绩效管理、竞争力的个体经济基础及生物科技产业管理等。
2005年,刘教授发起并成立台大管理学院“竞争力与创新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主持的“策略与竞争力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进行策略联盟。
《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是一本教企业如何“看见”看不见的东西的书,比如,团队精神、热情、专注、责任、信任等,这些都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实际上却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如何衡量并利用这些因素呢?
作者看来,必须透过良好的“配套”才能够产生。书中举出最多的例子,便是有关薪酬制度的应用;具体地说,不同的薪酬制度的重要作用,并不在于它所给予员工金钱报酬的多少,而在于,它对于人们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所传达的讯息和影响。例如“信义房屋”,经由所设计的固定比率的薪奖制度,除了让团队的管理简单化外,更重要的,由于这种制度所产生人才过滤作用以及减少人员间缺乏诚信的行为,使“信义立业”这一理念得以实现,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效果。又如书中举出美国钢铁业中被称为怪胎的“纽可钢铁”(Nucor),这家企业之所以能充分发挥一种创新和冒险精神,除了扁平化的组织以及自主化的经营特色外,和它所实行的特殊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也有极大关系。
在本书中,我们会读到许多似乎与一般常识或直觉的观念恰恰相反的说法,开始时,也许会不以为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旦你听了作者分析背后的逻辑以后,总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