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共经济学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2章 外部效应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3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4章 公共选择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3 投票交易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5章 公共支出
5.1 公共支出的结构
5.2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
5.3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
5.4 公共支出模型: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6章 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6.1 几个相关概念
6.2 公共预算决策程序
6.3 公共预算决策:机会成本分析
6.4 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成本一效益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7章 公共收入
7.1 公共收入的原则
7.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7.3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7.4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8章 税收原则
8.1 税收原则的演变:一个简要的考察
8.2 税收与公平
8.3 税收与效率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9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9.1 税种的分类
9.2 税制结构的设计
9.3 对所得的课税
9.4 对财产的课税
9.5 对流转的课税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0章 税收效应
10.1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10.2 税收与消费者行为
10.3 税收与劳动投入
10.4 税收与私人储蓄
10.5 税收与私人投资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1.1 转嫁与归宿:含义和形式
11.2 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1.3 税收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2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12.1 公债的运用原则:理论观点的演进
12.2 公债的种类
12.3 公债的发行
12.4 公债的应债来源
12.5 公债的还本付息
12.6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3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13.1 从预算平衡论到功能财政论
13.2 GDP的决定
13.3 财政乘数与GDP的均衡水平
13.4 自决的财政政策
13.5 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4章 多级政府间财政
14.1 政府间责任的划分
14.2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4.3 政府问的转移支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主要参考文献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2章 外部效应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3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4章 公共选择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3 投票交易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5章 公共支出
5.1 公共支出的结构
5.2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
5.3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
5.4 公共支出模型: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6章 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6.1 几个相关概念
6.2 公共预算决策程序
6.3 公共预算决策:机会成本分析
6.4 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成本一效益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7章 公共收入
7.1 公共收入的原则
7.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7.3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7.4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8章 税收原则
8.1 税收原则的演变:一个简要的考察
8.2 税收与公平
8.3 税收与效率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9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9.1 税种的分类
9.2 税制结构的设计
9.3 对所得的课税
9.4 对财产的课税
9.5 对流转的课税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0章 税收效应
10.1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10.2 税收与消费者行为
10.3 税收与劳动投入
10.4 税收与私人储蓄
10.5 税收与私人投资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1.1 转嫁与归宿:含义和形式
11.2 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1.3 税收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2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12.1 公债的运用原则:理论观点的演进
12.2 公债的种类
12.3 公债的发行
12.4 公债的应债来源
12.5 公债的还本付息
12.6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3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13.1 从预算平衡论到功能财政论
13.2 GDP的决定
13.3 财政乘数与GDP的均衡水平
13.4 自决的财政政策
13.5 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14章 多级政府间财政
14.1 政府间责任的划分
14.2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4.3 政府问的转移支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书目
主要参考文献
高培勇,1959年1月出生,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
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1985年至1994年,执教于天津财经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4年至2003年,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副处长、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管理处处长、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主任。
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税务咨询协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等多种社会职务以及二十余所高等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术专长为财政经济学、财政税收政策分析。1997年,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同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数项大奖。
曾分别于1997年4月和2000年1月为国务院领导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作税法专题讲座和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座,受到朱鎔基总理高度评价:“高培勇教授讲的很好。高教授结合我国实际,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使我们很受启发。讲课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代表性著述为:《国债运行机制研究》(独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上、下册)》(合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公共经济学》(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税费改革问题研究》(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简明税收词典》(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论举借国债的经济作用机制》(论文),《经济研究》1996年9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论文),《人民日报》1997年5月10日;《论更新税收观念》(论文),《税务研究》1999年2期;《通货紧缩下的税收政策选择——关于当前减税主张的讨论》(论文),《经济研究》2000年1期;《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论文),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人民出版社,2000年;《“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关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的讨论》(论文),《财贸经济》2001年3期;《规范政府行为: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财贸经济》2002年1期;《税收的宏观视野——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论文),《税务研究》2002年2-3期;“The Scale of Public Debt in China”(论文),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 No.2;《积极财政政策:在思路和举措两个层面寻求突破》(论文),《财贸经济》2003年7期;《由积极转向中性:财政政策经历艰难抉择》(论文),《财贸经济》2004年8期;《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5期;《财税形势·财税政策·财税改革——面向“十一五”得若干重大财税问题盘点》,《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1985年至1994年,执教于天津财经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4年至2003年,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副处长、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管理处处长、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主任。
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税务咨询协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等多种社会职务以及二十余所高等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术专长为财政经济学、财政税收政策分析。1997年,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同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数项大奖。
曾分别于1997年4月和2000年1月为国务院领导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作税法专题讲座和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座,受到朱鎔基总理高度评价:“高培勇教授讲的很好。高教授结合我国实际,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使我们很受启发。讲课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代表性著述为:《国债运行机制研究》(独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上、下册)》(合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公共经济学》(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税费改革问题研究》(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简明税收词典》(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论举借国债的经济作用机制》(论文),《经济研究》1996年9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论文),《人民日报》1997年5月10日;《论更新税收观念》(论文),《税务研究》1999年2期;《通货紧缩下的税收政策选择——关于当前减税主张的讨论》(论文),《经济研究》2000年1期;《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论文),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人民出版社,2000年;《“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关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的讨论》(论文),《财贸经济》2001年3期;《规范政府行为: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财贸经济》2002年1期;《税收的宏观视野——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论文),《税务研究》2002年2-3期;“The Scale of Public Debt in China”(论文),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 No.2;《积极财政政策:在思路和举措两个层面寻求突破》(论文),《财贸经济》2003年7期;《由积极转向中性:财政政策经历艰难抉择》(论文),《财贸经济》2004年8期;《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5期;《财税形势·财税政策·财税改革——面向“十一五”得若干重大财税问题盘点》,《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本书由14章所组成。如需划分教学环节,可将第1章~第4章作为第一篇,这4章侧重阐述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一般原理;可将第5章~第7章作为第二篇,这3章侧重阐述公共收支活动的运行原理;可将第8章~第12章作为第三篇,这5章侧重阐述公共收入的两个主要形式——税收和公债——的理论和制度框架;可将第13章~第14章作为第四篇,这两章侧重阐述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
本书亦可根据需要,在酌情做加法或减法的基础上,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或自学参考之用。
本书亦可根据需要,在酌情做加法或减法的基础上,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或自学参考之用。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