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者保护理论
1.1 投资者保护及相关概念
1.1.1 投资者保护
1.1.2 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
1.2 投资者保护的意义
1.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意义
1.2.2 区域发展意义
1.2.3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2.4 政府质量意义
1.3 投资者保护理论研究
1.3.1 投资者保护理论产生的背景
1.3.2 投资者保护理论及其发展
1.4 中国投资者保护理论的研究发展
1.4.1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法律保护
1.4.2 投资者法律保护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作用
1.4.3 股权分置改革与投资者保护
1.4.4 直接投资与投资者法律保护
1.5 投资者保护理论的评价及其前景
2 投资者保护:中国的实践
2.1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2.1.1 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2.1.2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2.1.3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2.2 我国法律制度下的投资者保护
2.2.1 法律规定
2.2.2 司法解释
2.2.3 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
2.3 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2.3.1 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2.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3.3 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
2.4 我国证券监管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2.4.1 证券监管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2.4.2 中国证监会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实践
2.5 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现状
2.5.1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主要规定
2.5.2 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状
2.5.3 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2.5.4 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
2.5.5 市场监管:适度与过度
2.5.6 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
2.5.7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2.6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2.6.1 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
2.6.2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中之重
2.6.3 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
2.6.4 关键在于制约大股东的行为
2.6.5 必须制约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为
2.7 投资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投资者保护与董事会制度:公司治理(一)
3.1 董事会制度
3.1.1 董事会
3.1.2 董事会的职能
3.1.3 董事会是一个内生的决定制度
3.2 董事会治理:投资者保护的核心
3.3 董事会制度与绩效的经验研究及其选择
3.3.1 董事会研究的一般方程
3.3.2 董事会制度与公司绩效研究评价
3.3.3 回归方程的选择
3.4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绩效实证分析
3.4.1 研究设计
3.4.2 实证研究结果
3.4.3 实证研究分析与结论
3.5 本章小结
3.5.1 基于研究结论的政策建议
3.5.2 研究的局限性
4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激励结构:公司治理(二)
4.1 股权结构概述
4.2 投资者保护下的股权结构研究
4.2.1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制衡
4.2.2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多元化
4.2.3 投资者保护与外部治理机制
4.3 股权多元化的激励结构研究
4.3.1 制度背景与上市公司股权现状
4.3.2 投资者保护、股权结构与公司成长性
4.3.3 结论及政策意义
4.4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假设
4.4.2 研究设计:模型与变量
4.4.3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
4.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5 小结
4.5 多个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4.5.1 研宄假设
4.5.2 研究设计:模型与变量
……
5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激励结构:公司治理(三)
6 投资者保护与区域金融发展: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