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
作者:梁玉霞 主编
出版: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5
页数:365
版本:2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811358100
ISBN-10:7811358107
去豆瓣看看 总序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范畴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
第三节 刑事诉讼模式
第四节 刑事诉讼职能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六节 刑事诉讼阶段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人民法院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
第三节 公安机关和其他专门机关
第四节 刑事诉讼参与人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联合国刑事司法最低限度准则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第一节 辩护制度
第二节 刑事代理制度
第三节 回避制度
第六章 刑事管辖
第一节 管辖概述
第二节 立案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七章 刑事强制措施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 拘传
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第四节 拘留
第五节 逮捕
第八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理
第九章 期间和送达
第一节 期间、期日、期限
第二节 送达
第十章 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
第五节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运用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刑事证明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证明对象17l
第三节 刑事证明要求和证明标准
第四节 刑事证明责任
第五节 推定
第十二章 立案程序
第一节 立案概述
第二节 立案的根据和条件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第十三章 侦查程序
第一节 侦查概述
第二节 侦查行为和程序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行使侦查权的特殊规定
第四节 侦查终结
第五节 补充侦查
第六节 侦查监督
第十四章 起诉程序
第一节 起诉概述
第二节 审查起诉
第三节 提起公诉
第四节 不起诉
第五节 自诉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
第十五章 审判概述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第二节 审判的原则和制度
第三节 审判组织
第四节 审判笔录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第二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四节 法庭审判中的量刑程序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述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和程序
第四节 死刑案件第二审程序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三节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和根据
第三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第四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第五节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十章 执行
第一节 执行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刑罚的执行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的执行监督
第二十一章 刑事特别程序
第一节 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
第二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及刑事司法协助
第三节 刑事赔偿程序
参考文献
后记
梁玉霞,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中国检察学会理事,广东省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教授;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委员:广东省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中南政法学院,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1997);西南政法大学,获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2—2004)。
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证据法学、军事法学。代表作:①《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专著);②《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专著);③《中国军事司法制度》(专著);④《中国军事法导论》(主编);⑤《司法相关职务责任研究》(第二主编)。先后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现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当代法学》、《暨南学报》、《学术界》、《求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强调通用性、学术性和创建性,吸收了最新立法成就和理论研究成果,关注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注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案例,因而具有语言简明通俗、内容丰富充实、知识新颖实用、体例生动活泼的特点。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的出版能够为我国21世纪的法学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的教材,为正在改革中的中国刑事司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教学、研究、立法和司法等各方面工作的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