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洲新概念·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培根随笔(读名著学语文)

作者:(英)培根 著,于大卫,钱浩,顾客强 编
出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0.4
页数:192
定价:15.00 元
ISBN-13:9787500126201
ISBN-10:7500126204 去豆瓣看看
出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0.4
页数:192
定价:15.00 元
ISBN-13:9787500126201
ISBN-10:7500126204 去豆瓣看看
我们在这里呈献的这本《培根随笔》,只是选编了原著中的一部分篇章。《培根随笔》由于写作时间较长,作者在不同时期思想变化也比较大,因此全书没有特别统一的主旨。每篇都是独立成章,重在对人性中的某个侧面或人生的某种境遇阐述见解,是随遇而感式的文章,故该书主要的精华是它的一些议论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思想。
比如:其中的《论真理》,是一篇用典丰富、充满激情的文章,写法优美动人,可感受到培根作为真理探求者的那份坦率的激情,是《培根随笔》中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论困厄》是一篇充满感悟的文章,由于与培根人生经历的某种契合,故几百年来为人们推崇不已。《论狡猾》以狡猾是邪恶的智慧为引题,展示了培根全面的洞悉人性的才华,全文充满对人性透彻的剖析,颇能代表培根文笔的风格。
一般说来,《培根随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根随笔》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敏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包括《论人生》、《论困厄》、《论虚荣》、《论狡猾》、《论伪装与掩饰》等等,占了很多篇幅。其中许多是传诸后世的名篇。培根拥有一种直指人心、透彻灵魂的智慧,加上他一生遭遇多舛,因此许多篇章都充满了成熟的感情,论人评事一语中的。如在《论逆境》中,他写道:“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他认为,“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德性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当时培根正逢身败名裂之时,中国古人说,作诗是“穷而后工”,培根这时的情况与此类似,他对逆境人生的铺张尤为令人感动。像这样精彩的议论,书中比比皆是。
其次,《培根随笔》拥有一种成熟的经验式的智慧,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中肯而不偏激。对读者而言,它具有启迪人生、把握人生的现实作用。
《培根随笔》是一本带有浓厚的人世色彩的社会教科书。培根热心于将他的生活经验传给读者,其中没有高深玄奥的论述,许多评议合情合理,而绝非说教。它的现实性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如在《论伪装与掩饰》中,培根并不反对作伪与掩饰的价值,他说:“最好的结合是有坦白之名,隐密之习。”而在《论死亡》中,他写道:“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其中充满着对生命老到的感悟,体现了培根深刻而复杂的生活观。
最后,在《培根随笔》中,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社会意识,充满了道德劝诫的意味。这样的篇章有《论殖民》、《论真理》、《论邦国真正的伟大之处》等。在这些篇章中,培根显然更倾向于当时英国和社会中的进步力量——资产阶级,表明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如在《论贵族》中,培根对民主政体表示出赞赏的态度,并认为“贵族人数众多则国贫而多艰,因为这是一种过度的消费”。在《论变革》中,他写道:“人们在变革之中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他的这些论点,多少带有一定的时代的进步意义。
比如:其中的《论真理》,是一篇用典丰富、充满激情的文章,写法优美动人,可感受到培根作为真理探求者的那份坦率的激情,是《培根随笔》中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论困厄》是一篇充满感悟的文章,由于与培根人生经历的某种契合,故几百年来为人们推崇不已。《论狡猾》以狡猾是邪恶的智慧为引题,展示了培根全面的洞悉人性的才华,全文充满对人性透彻的剖析,颇能代表培根文笔的风格。
一般说来,《培根随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根随笔》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敏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包括《论人生》、《论困厄》、《论虚荣》、《论狡猾》、《论伪装与掩饰》等等,占了很多篇幅。其中许多是传诸后世的名篇。培根拥有一种直指人心、透彻灵魂的智慧,加上他一生遭遇多舛,因此许多篇章都充满了成熟的感情,论人评事一语中的。如在《论逆境》中,他写道:“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他认为,“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德性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当时培根正逢身败名裂之时,中国古人说,作诗是“穷而后工”,培根这时的情况与此类似,他对逆境人生的铺张尤为令人感动。像这样精彩的议论,书中比比皆是。
其次,《培根随笔》拥有一种成熟的经验式的智慧,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中肯而不偏激。对读者而言,它具有启迪人生、把握人生的现实作用。
《培根随笔》是一本带有浓厚的人世色彩的社会教科书。培根热心于将他的生活经验传给读者,其中没有高深玄奥的论述,许多评议合情合理,而绝非说教。它的现实性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如在《论伪装与掩饰》中,培根并不反对作伪与掩饰的价值,他说:“最好的结合是有坦白之名,隐密之习。”而在《论死亡》中,他写道:“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其中充满着对生命老到的感悟,体现了培根深刻而复杂的生活观。
最后,在《培根随笔》中,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社会意识,充满了道德劝诫的意味。这样的篇章有《论殖民》、《论真理》、《论邦国真正的伟大之处》等。在这些篇章中,培根显然更倾向于当时英国和社会中的进步力量——资产阶级,表明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如在《论贵族》中,培根对民主政体表示出赞赏的态度,并认为“贵族人数众多则国贫而多艰,因为这是一种过度的消费”。在《论变革》中,他写道:“人们在变革之中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他的这些论点,多少带有一定的时代的进步意义。
比价列表
商家 | 评价 (0) | 折扣 | 价格 |
![]() | 暂无 | 中图缺货N个月 | ![]() 469天前更新 |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