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学·法学系列:刑法学(第2版)
作者:陈兴良 主编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
页数:772
版本:2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309063523
ISBN-10:730906352X
去豆瓣看看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的基础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论体系
第一节 犯罪的观念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历史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比较
第四节 本书的犯罪论体系
第五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三章 该当性
第一节 该当性概述
第二节 行为理论
第三节 实行行为
第四节 危害结果
第五节 因果关系
第六节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第四章 违法性
第一节 违法性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其他阻却违法事由
第五章 有责性
第一节 有责性概述
第二节 责任能力
第三节 故意与过失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
第六章 未完成罪
第一节 未完成罪概说
第二节 犯罪预备
第三节 犯罪未遂
第四节 犯罪中止
第七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处罚
第八章 单位犯罪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述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定罪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处罚
第九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第二节 单纯一罪
第三节 法定一罪
第四节 处断一罪
第五节 数罪的类型
第十章 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 刑罚的体系
第三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 刑罚裁量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第二节 累犯
第三节 自首
第四节 立功
第五节 数罪并罚
第十二章 刑罚执行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第二节 缓刑
第三节 减刑
第四节 假释
第十三章 刑罚消灭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第二节 时效
第三节 赦免
下编 刑法各论
第十四章 刑法各论概说
第一节 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第二节 刑法各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法条竞合
第四节 刑法各罪的分类
第十五章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犯罪
第二节 侵害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
第三节 侵害行动自由的犯罪
第四节 侵犯名誉、人格的犯罪
第五节 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
第六节 破坏婚姻家庭的犯罪
第十六章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Ⅱ: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第二节 夺取型犯罪
第三节 交付型犯罪
第四节 侵占型犯罪
第五节 挪用型犯罪
第六节 毁损型犯罪
第十七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Ⅰ: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节 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节 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节 涉及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犯罪
第六节 责任事故型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十八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Ⅱ: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十九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Ⅲ: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二十章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Ⅰ:侵犯国家作用的犯罪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
第二节 渎职罪
第二十一章对国家法益的犯罪Ⅱ:侵犯国家存立的犯罪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
陈兴良,男,汉族,1957年生,浙江义乌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和刑法哲学,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出版《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本体刑法学》等个人专著11部,主编或参编刑法学著作3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有七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经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刑法学(第2版)》对犯罪和刑罚问题作了全面论述,除吸收了最近几年刑法学主要领域中成熟的理论成果外,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所突破和创新。本在犯罪论体系问题上首次直接采用了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犯罪成立理论,并以此阐释分则条文。在排列各论罪名顺序时突破了按分则条文顺序排列的传统,根据现代国家对个人权利优先保护的法制原则,改依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案发频率来排列(个人-社会-国家)。《刑法学(第2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刑法总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犯罪概念、犯罪成立条件、犯罪的特殊形态(共犯、未完成罪、罪数形态)、刑罚的概念及其目的、刑罚种类、量刑、行刑等问题。考虑到我国刑法学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理论探讨已趋成熟的某些问题上着墨较多并有所加深。下篇“刑法各论”部分则按照对个人法益的犯罪(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对社会法益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对国家法益的犯罪(侵犯国家存立的犯罪、侵犯国家作用的犯罪)的次序对刑法分则所规定的400余种罪名作了细致分析。全书体系完整,论述周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新型刑法学教材,适合政法院校法律、公安等专业使用,也是公、检、法、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研习刑法学的理想读本。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