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 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状况评析
三 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一章 议会政治与政治变迁概论
一 议会与议会政治
(一)议会的含义和特征
(二)议会政治的含义和特征
二 近代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概述
三 近代中国政治变迁概述
(一)政治权威合法性的重塑
(二)政治参与的扩大
(三)政党政治的勃兴
(四)政治理念的变迁
(五)政治体系的变迁
第二章 近代中国议会政治的产生背景
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危机
二 近代中国的政治危机
三 西方国家对近代中国的挑战和冲击
四 议会政治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第三章 议会政治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
一 清末资政院
(一)资政院的设立
(二)资政院性质
二 民初的临时国会
(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二)南京临时参议院
(三)北京临时参议院
三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
(一) 国会的召开
(二) 国会的组织
(三) 国会的职权
(四) 国会议员的选举
(五)两院的关系
(六) 国会的活动及解散
四 时起时落的中国国会
(一)国会的重开
(二)南北国会的对峙
(三) 法统恢复后的国会
五 从“国民参政会”到“国民大会”
(一) 国民参政会——训政时期的民意代表机关
(二) 国民大会——“行宪”下的民意代表机关
第四章 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理念的变迁
一 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
(一)传统中国主权在君观念的不可挑战
(二)近代中国主权在民观念的时隐时现
二 从专制集权到分权制衡
(一)传统中国专制集权观念的根深蒂固
(二)近代中国分权制衡思想的渐次认同
三 从人治到法治
(一)传统中国人治观念大行其道
(二)近代中国法治观念逐步确立
第五章 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变迁
一 政治体制的变迁
(一) 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二) 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三) 由民主共和到党国一体
二 政治结构的变迁
(一)清朝政治结构
(二)清末新政后的政治结构
(三) 民主共和下的政治结构
三 政治运作的变迁
(一)政治决策方式的变迁:议会决策的渐次推行
(二)政治执行方式的变迁:行政执行权日趋凸显
(三)政治监督方式的变迁:法律监督的有限实施
(四)政治参与方式的变迁:公民参政的勃兴发展
第六章 近代中国议会政治衰微原因探析
一 传统政治观念和政治体系对议会政治的排斥
(一)传统专制集权体制的排斥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 政治制度变迁与市民社会成长的脱节
(一)市民社会是议会政治的社会基础
(二)传统中国缺乏市民社会成长的条件
三 政党政治的缺陷导致议会政治的扭曲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缺少政党政治土壤
(二)政党政治沦为政治权贵手中的玩物
(三)政党间无序竞争使议会政治难以运作
(四)议会内政党政治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四 工具性的运用丧失议会政治真意
(一)非系统性制度移植
(二)急功近利的心理驱动
(三)简单化的线性思维方式
五 现代国家形成中的权威需求与议会政治分权民主的二律背反
(一)应对整合性危机需要权威
(二)协调央地关系需要权威
(三)巩固中央集权需要权威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