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社会性负担与上市公司高管更换
作者:廖冠民 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3
丛书: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页数:180
定价:18.00 元
ISBN-13:9787505887275
ISBN-10:7505887270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动机
1.3 研究问题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本书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干预
2.2 企业的社会性负担
2.3 高级管理人员更换
2.4 本章 小结
第3章 制度背景
3.1 行政分权改革
3.2 市场化改革
3.3 企业承担社会性负担
3.4 国有企业经理人任免与绩效考核
3.5 本章 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建思路
4.2 无社会性负担时的基准模型
4.3 企业承担社会性负担的制度起因与经济后果
4.4 本章 小结
本章 附录:部分过程的详细证明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理论拓展与研究假设
5.1.1 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公司承担社会性负担
5.1.2 社会性负担如何影响公司高管更换行为
5.2 数据来源
5.3 样本选择
5.4 变量定义
5.4.1 政府干预
5.4.2 社会性负担
5.4.3 公司业绩
5.5 计量模型
5.5.1 政府干预影响公司的社会性负担
5.5.2 社会性负担影响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5.6 本章 小结
第6章 政府干预与社会性负担
6.1 描述性统计
6.2 单变量分析
6.2.1 市场化程度
6.2.2 政府财力
6.2.3 上市公司类型
6.3 多元回归分析
6.3.1 政府干预能力与社会性负担
6.3.2 政府干预动机与社会性负担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 小结
第7章 社会性负担与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7.1 描述性统计
7.2 单变量分析
7.2.1 净资产收益率
7.2.2 资产报酬率
7.2.3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
7.2.4 资产报酬率增长
7.3 Logit回归分析
7.3.1 社会性负担与国有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7.3.2 社会性负担与民营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7.3.3 国有公司规模、社会性负担与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7.3.4 国有公司类型、社会性负担与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
8.2 结论的进一步解释与政策含义
8.3 本书特色及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廖冠民,1981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2002年、2004年、2007年分别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债务融资、高管激励与公司治理等,曾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8年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与“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
经过十几年的公司治理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治理机制,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依然十分低下。为何在形式上非常接近的治理机制,在治理效果上却相去甚远?最近的研究开始关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诸多文献表明,政府干预是决定公司治理能否发挥实际作用的重要制度因素,而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公司治理效率,因此,本书主要从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这一视角来考察政府的行政干预如何影响公司治理。更进一步地,政府干预影响公司高管更换的途径很多,例如,社会性负担、政治联系、高管寻租等,本书主要关注社会性负担这种重要因素。为此,本书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公司承担社会性负担;二是社会性负担又如何影响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
本书共8章。第1章为导言;第2章,回顾并评述主要的相关文献;第3章,介绍我国的相关制度背景;第4章,构建理论模型阐释本书研究的两个问题,为实证检验准备理论基础;第5章,介绍实证研究设计,包括假设发展、数据来源、样本选择、变量定义和计量模型;第6章,检验头一个问题,即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公司承担社会性负担;第7章,检验第二个问题,即社会性负担如何影响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第8章,结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