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周公《姬旦家训》
1.子无以鲁国骄士——教育孩子不骄纵
2.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父母教育孩子时态度要谦恭,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
3.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4.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告诉孩子只有谦虚才能变得高贵
5.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让孩子重视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
6.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家庭教育也需要低调
7.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编 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文》
8.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柞者之意——教育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9.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告诫孩子应反省自己的行为
10.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适当地对孩子委以重任
11.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敦劝儿子勤勉好学
12.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13.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於汝者,皆拜——培养孩子尊老敬老的美德
第三编 魏武帝曹操《诸儿令》、《内戒令》、《遗令》
14.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激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15.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不偏袒孩子
16.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为孩子做榜样,告诫孩子要简朴
17.前于江陵得杂采丝履,以与家,约当著尽此履,不得效作也——教会孩子物尽其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8.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善银物,今以木作——父母要以身作则,时刻纠正自己的行为
19.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大方承认自己的失误和不足,让孩子引以为戒
20.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教育孩子自食其力
第四编 汉昭烈帝刘备《遗诏敕刘禅》
21.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对孩子的爱要表达出来
22.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适当表扬和赞美孩子
23.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信任和鼓励孩子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
25.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教育孩子以理服人
26.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指导孩子学习国学经典著作
27.可自更求闻达——让孩子主动学习
第五编 李暠《手令戒诸子》、《勖诸子》
28.登车理辔,百虑填胸——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29.汝等虽年未至大,若能克己纂修,比之古人,亦可以当事业矣——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30.爱而知恶,憎而知善——教育孩子要爱憎分明、分清是非
31.动念宽恕,审而后举——父母教育孩子要三思而后行
32.众之所恶,勿轻承信——告诫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33.详审人,核真伪——让孩子注重实践
34.远佞谀,近忠正——教会孩子正确交朋友,交到对自己有益的朋友
35.蠲刑狱,忍烦扰,存高年——教会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
36.刑法所应和颜任理,慎勿以情轻加声色——在家庭教育中,尽量避免感情用事
37.禁御左右,无作威福——盲目夸耀害处多
38.广加谘询,无自专用——建立不独断专行的亲子关系
39.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让孩子向坏习气说拜拜
40.退朝之暇,念观典籍——让孩子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业余爱好
41.常惧弗克,以贻咎悔——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手放开,不过分拘束孩子
42.苟近而可师,何必远也——教育孩子留心向身边的人学习
43.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帮孩子树立榜样
44.勤之者则功多,汝等可不勉哉——父母要多督促孩子
第六编 梁简文帝萧纲《戒子当阳公大心》
45.汝年时尚幼,所缺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让孩子从幼年时期开始学习,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46.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47.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教会孩子写作技巧
第七编 唐太宗李世民《帝范》
48.乘庆天潢,登晖璇极,袭重光之永业,继大宝之隆基——告诉孩子
……
第八编 康熙帝玄烨《庭训格言》